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酒馆成为最初的公共领域。酒馆是模仿贵族的社交方式而来的,同时也保持了平民化的特征,为市民敞开了更广阔的公共交往空间。许多雇主可以在酒馆雇到工人。莎士比亚经常来酒馆边喝酒边写剧本,他的很多剧目也是首先在酒馆上演并传播的。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辉格党企图推翻查理二世的阴谋就是在一家酒馆里策划的,酒馆在17世纪末18世纪早期已经成为英国正在出现的政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酒馆里资产阶级对政治事务的讨论和批评在范围更广的公众中得到传播,使公众可以对国家及其事务进行监督,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共领域成为宪政的基础。
(2)据材料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酒馆文化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角度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后成都茶馆衰落的原因。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酒馆成为最初的公共领域。酒馆是模仿贵族的社交方式而来的,同时也保持了平民化的特征,为市民敞开了更广阔的公共交往空间。许多雇主可以在酒馆雇到工人。莎士比亚经常来酒馆边喝酒边写剧本,他的很多剧目也是首先在酒馆上演并传播的。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辉格党企图推翻查理二世的阴谋就是在一家酒馆里策划的,酒馆在17世纪末18世纪早期已经成为英国正在出现的政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酒馆里资产阶级对政治事务的讨论和批评在范围更广的公众中得到传播,使公众可以对国家及其事务进行监督,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共领域成为宪政的基础。
——摘编自《十八世纪英国城市公共性研究》等
材料二 明清以后,四川茶馆遍及城乡。晚清至民国,茶馆成为成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茶馆是人们消闲、打盹儿的自由天地和评书、杂耍的表演场所,也是说买卖的民间交易所,还是讲道理、断公道的民间公堂。人们在场馆谈论时政传播消息以及摆龙门阵,不分生人、熟人,不管是体面官绅,还是下里巴人,萍水相逢,围坐闲谈。民国三十几年,社会不稳,茶馆忌谈政治,墙上往往贴有“莫谈国事”的警语。1950年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以及新的意识形态的确立,再加上政府通过登记、税收、规章等方式加以限制,成都茶馆逐渐衰落。——摘编自贾玉英《成都茶馆经济与茶馆文化述评》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酒馆对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2)据材料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酒馆文化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角度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后成都茶馆衰落的原因。
2.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GDP和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正是这场财政危机,1994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改革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源分散、收入零星、涉及面广的税种一般划归地方税,地方政府对地方税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决定开征、停征、减征税、免税,确定税率和征收范围,税源大而集中的税种一般划归中央税,征收管理权、税款所有权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方式分享的税种,属于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作用。
材料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GDP和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正是这场财政危机,1994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改革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源分散、收入零星、涉及面广的税种一般划归地方税,地方政府对地方税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决定开征、停征、减征税、免税,确定税率和征收范围,税源大而集中的税种一般划归中央税,征收管理权、税款所有权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方式分享的税种,属于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分税制的实行,使中国的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
——摘编自《论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作用。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初,日军正横扫整个西太平洋,美国虽然有着远超日本的强大工业产能,但据日本方面事先估计,美国要将这些工业产能转换成实在的军事实力并在太平洋上超过日本,将发生在1942年下半年。而且日军当时的作战意图,就是要在这个转折点来临之前占领西太平洋,对美国西海岸保持威慑,并利用这种威慑换取与美国媾和的可能。中途岛战役正是这一战略思路的体现。在中途岛开战前,美军已得到了一份详细的日军主战意图的报告。
1942年6月4日10时许,攻击中途岛的日军航母编队遭到严阵以待的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轮番轰炸,在短短5分钟之内,日军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母遭到毁灭性打击,几小时后相继沉没。中途岛战役让日本丧失了开战初期的航母优势,而这种丧失是不可逆的。偷袭珍珠港之前,山本就预言,除非日本迅速打赢这场战争,否则它将被美国的生产能力所埋葬。
(1)据材料概括日本发动中途岛战役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 1942年初,日军正横扫整个西太平洋,美国虽然有着远超日本的强大工业产能,但据日本方面事先估计,美国要将这些工业产能转换成实在的军事实力并在太平洋上超过日本,将发生在1942年下半年。而且日军当时的作战意图,就是要在这个转折点来临之前占领西太平洋,对美国西海岸保持威慑,并利用这种威慑换取与美国媾和的可能。中途岛战役正是这一战略思路的体现。在中途岛开战前,美军已得到了一份详细的日军主战意图的报告。
1942年6月4日10时许,攻击中途岛的日军航母编队遭到严阵以待的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轮番轰炸,在短短5分钟之内,日军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母遭到毁灭性打击,几小时后相继沉没。中途岛战役让日本丧失了开战初期的航母优势,而这种丧失是不可逆的。偷袭珍珠港之前,山本就预言,除非日本迅速打赢这场战争,否则它将被美国的生产能力所埋葬。
(1)据材料概括日本发动中途岛战役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汤斌,清朝政治家、理学家。他为官一生,清正廉明,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康熙年间一年多的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一定贡献。汤斌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被尊为“理学名臣”,著书立说,发展理学。汤斌官至工部尚书,一生顺从,他以汉人知识分子身份率先入仕清朝并大力推行清政府的抑汉文化政策。屈从于满族强权,不敢说真话,一无自古知识分子的刚直阳刚之气,清朝皇帝也说他“言行不一”,最后在矛盾中抑郁忧惧而死。
(1)据材料概括汤斌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汤斌。
材料 汤斌,清朝政治家、理学家。他为官一生,清正廉明,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康熙年间一年多的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一定贡献。汤斌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被尊为“理学名臣”,著书立说,发展理学。汤斌官至工部尚书,一生顺从,他以汉人知识分子身份率先入仕清朝并大力推行清政府的抑汉文化政策。屈从于满族强权,不敢说真话,一无自古知识分子的刚直阳刚之气,清朝皇帝也说他“言行不一”,最后在矛盾中抑郁忧惧而死。
(1)据材料概括汤斌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汤斌。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根据材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化特点”这个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根据材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化特点”这个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3.单选题- (共11题)
6.
在雅典,公益捐助是一项花费不菲的任务,即使是富人也往往不能完全承受而需要通过借贷的方式来筹集足够的资金。这种公益捐助制度反映了
A.富有阶层追求荣誉和威望 |
B.原始的直接民主 |
C.城邦社会人文主义的发展 |
D.民主政治的发达 |
7.
晚清政府官员曾经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第一次是由外国人蒲安臣率领的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第二次是1887年清政府第一次通过考试选拔,全部由中国官员组成的游历使团。第三次是1905年清政府第一次派遣王公大臣集体出洋考察各国政治,为清末改革做准备。这三次外交使团出国考察的变化反映了
A.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
B.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
C.清政府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 |
D.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探索 |
8.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获得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国人将其列为“五九国耻”,第一次有了法定的国耻纪念日。这反映了
A.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
B.袁世凯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C.“二十一条”的危害前所未有 |
D.五四运动推动了爱国意识的觉醒 |
9.
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历经四次修改,综合表内修改内容,从这一历程反映了
时间 | 会议 | 修改内容 |
1988年 |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1993年 |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99年 |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04年 |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巩固 |
B.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C.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完成 |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 |
10.
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 举办地 | 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 未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 | 奖牌榜 |
1976年 | 蒙特利尔 | 美国、苏联等92个 | 中国台湾以及28个非洲国家 | 苏联 |
1980年 | 莫斯科 | 民主德国、波兰等81个 | 美国、中国等66个国家和地区 | 苏联 |
1984年 | 洛杉矶 | 罗马尼亚、中国等140个 | 苏联、民主德国等19个国家 | 美国 |
1988年 | 汉城 | 苏联、中国等159个 | 朝鲜等国家 | 苏联 |
1992年 | 巴塞罗那 | 美国、独联体等169个 | 无 | 独联体 |
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 |
B.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 |
C.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 |
D.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 |
11.
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的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材料说明
A.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 |
B.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 |
C.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 |
D.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12.
1904年,在上海“王兴昌记”诞生了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名牌,报纸、杂志也开辟专栏,介绍西式服装。这说明
A.人们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
B.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
C.政权更迭带来思想多元 |
D.近代社会生活的全面西化 |
13.
据史料记载,北宋的假赁业务十分发达,当时“凡民间吉凶筵会,椅桌陈设,器皿合盘,酒檐动使之类,自有茶酒司管赁。……主人只出钱而已,不用费力。”据此材料可知
A.经济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B.社会消费奢侈攀比之风日益严重 |
C.新兴行业中滋生出新的生产关系 |
D.纸币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
14.
英国人口在1801年大约是8.9百万人,1851年是17.9百万人,1901年达到5百万人。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巨大进步 |
B.外来移民的增加 |
C.生育观念的转变 |
D.圈地运动的推动 |
15.
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 |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