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绵延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材料三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3)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2.
历史上,中英、中日、中美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材料二 2010年7月25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材料三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是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2)结合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3)材料三中“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的主体内容是什么?奥巴马的谈话对台湾问题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文化观念冲突说”的论述: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材料二 2010年7月25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材料三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是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2)结合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3)材料三中“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的主体内容是什么?奥巴马的谈话对台湾问题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3.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5分)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4分)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5分)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4分)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开大学教授杜家骥在《概说清朝历史的特点》中指出:“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市场突破,发展为全国性互有联系的网络性市场,及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长江、沿海在清代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清代的工商业市镇在规模、数量、分布地域上又比明代扩大。”
据材料一归纳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南开大学教授杜家骥在《概说清朝历史的特点》中指出:“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市场突破,发展为全国性互有联系的网络性市场,及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长江、沿海在清代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清代的工商业市镇在规模、数量、分布地域上又比明代扩大。”
据材料一归纳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2.单选题- (共18题)
5.
《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中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
B.重视维护帝国统治 |
C.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
D.力图缓和民族矛盾 |
7.
《南京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向中国倾销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 B.向中国输出资本,开矿设厂 |
C.掠夺中国原料,打开中国的市场 | D.把中国变成英国附属殖民地 |
9.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传媒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军人在满洲、北平、上海、浙江、海南等地的活动照片,你认为最失实的是


A.“欢呼胜利” | B.占领海口 | C.骑骡子 | D.救民于水火 |
10.
***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国民党“比较努力”的抗战
A.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 |
B.反映了全面抗战路线 |
C.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
D.取得了百团大战胜利 |
11.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主要结果是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
12.
2005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制度最终确立于
A.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 B.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召开 |
C.1954年中国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 D.1958年中共八大召开 |
13.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人权、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其主要表现为( )
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③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③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4.
山东某地进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用对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的形式进行了宣传。下列语句不可能出现在手机信息中的是()
A.共同团结奋斗 | B.共同繁荣发展 | C.民族平等 |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15.
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 |
B.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 |
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 |
D.“一边倒”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
17.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的发生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 B.闭关锁国政策 | C.天朝上国思想 | D.君主专制统治 |
18.
(题文)公元6世纪以前,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16世纪的西欧出现通货膨胀。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
20.
世界博览会是对人类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真实记录,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设想一下在这届博览会展出的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种类中,我们不能参观到的是
A.电气产品如电灯、电话等 | B.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 |
C.化工产品如塑料、化肥等 | D.航天工具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
21.
下面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财富分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成员 | 占全国人口 | 占国民收入 |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 | 2% | 36.5% |
普通群众 | 80%以上 | 40% |
A.社会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
B.阶级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
C.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 |
D.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 |
22.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3.选择题- (共1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