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浴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这场大西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官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1936年12月,变从上海迁转南京。1937年8月,故宫文物車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經过期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省,辗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并安善保存到抗战胜利。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并归纳大西迁克服的主要困难。
(3)根据上述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东部沿海浴江地区的工厂、学校、人口及各种机关向西部后方迁移。这场大西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官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1936年12月,变从上海迁转南京。1937年8月,故宫文物車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經过期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省,辗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并安善保存到抗战胜利。
——摘编自段勇《国宝大迁徒民族文化遗产保卫战》
材料二 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战时教育协会,负责全国各地学校和研究所的迁建工作。1938年2月,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师生穿越崇山峻岭,行程3500里,迁往昆明。学校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8年间,西南联大关毕业了3882名学生,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摘编自宫炳成《略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高校的内迁》
材料三 2.平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机,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宜昌,向四川搬迁的各种大型设备,军工物资、文物等也先后运到宜昌,等候换载入川。当时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惟有走长江。更为严峻的是,自10月下旬起,长江上游只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可供较大轮船航行。在这紧要关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乎调集公司的资金、船只和人员,在短短40天内,运送了人员150余万、货物100余万吨,其中包括两万吨空军器材和广东炮厂的物资。之后,西南地区很快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区,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摘编自晓真《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文物迁移期间国内时局发生的变化。(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大西迁以西南地区为目的地的理由,并归纳大西迁克服的主要困难。
(3)根据上述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大西迁的历史意义
2.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武后、中宗、韦后以来,官吏的正常铨选官员选阻塞,内外科封官充斥,“政出多门,温官充溢”。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五月,玄宗下令免去全部员外官、试官、检校官,除非有战功,或特诏录用外,吏、兵二部不得任用。撤销、合并闲散司、监、署十余所。
开元四年,玄宗降诏日:“选京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内外官员互相交流,将任地方官作为简选京官的一项条件,鼓励官员外任,有利于吏治风习的转化。
玄宗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明确规定:“每年十月,委当道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第一等至五等奏闻较考,仍使吏部长官总详核。”考评的结果作为官更升降奖惩的依据。在中央发挥御史台监督百官的作用,在地方各道设采访使督察地方。开元二十一年,玄宗下令把监察区十道扩充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成为地方常设机构,代表朝延“以六条检非法”,纠察该地违法官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吏治改革的影响
材料 武后、中宗、韦后以来,官吏的正常铨选官员选阻塞,内外科封官充斥,“政出多门,温官充溢”。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五月,玄宗下令免去全部员外官、试官、检校官,除非有战功,或特诏录用外,吏、兵二部不得任用。撤销、合并闲散司、监、署十余所。
开元四年,玄宗降诏日:“选京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内外官员互相交流,将任地方官作为简选京官的一项条件,鼓励官员外任,有利于吏治风习的转化。
玄宗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明确规定:“每年十月,委当道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第一等至五等奏闻较考,仍使吏部长官总详核。”考评的结果作为官更升降奖惩的依据。在中央发挥御史台监督百官的作用,在地方各道设采访使督察地方。开元二十一年,玄宗下令把监察区十道扩充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成为地方常设机构,代表朝延“以六条检非法”,纠察该地违法官吏。
——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原因和采取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吏治改革的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38-1939年,苏联两次挫败了日本在中苏、中蒙边界挑起的军事挑衅。与此同时,苏联对日采取中立机和的修好政策,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防范德国可能的进攻之上,日本挑衅失败后,军部内都“南进”的主张占上风。在此前后,日德之间展开结盟谈判,但在围绕主攻对象是苏联还是英法的问题上分歧巨大。1939年8月,德国背着日本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大国无暇顾及远东。1940年7月,日本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
材料二: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为了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和获得苏联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合作,罗斯福牺牲中国的主权来满足苏联的要求。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站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调整对日政策的依据,井简析苏联对日宣战的影响
材料一:1938-1939年,苏联两次挫败了日本在中苏、中蒙边界挑起的军事挑衅。与此同时,苏联对日采取中立机和的修好政策,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防范德国可能的进攻之上,日本挑衅失败后,军部内都“南进”的主张占上风。在此前后,日德之间展开结盟谈判,但在围绕主攻对象是苏联还是英法的问题上分歧巨大。1939年8月,德国背着日本与苏联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大国无暇顾及远东。1940年7月,日本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
材料二: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为了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和获得苏联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合作,罗斯福牺牲中国的主权来满足苏联的要求。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站束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日双方签订《中立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调整对日政策的依据,井简析苏联对日宣战的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约瑟(1900—1995年)是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1942年,英国政府派李约瑟等科学家组成“英国文化科学赴中国使团”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以振奋中国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中的战斗精神。在华期间,李约瑟推动了“中英科学合作馆”的建立,并任馆长。1943年至1945年间,中英科学合作馆为中国科学家购买了大量急需的实验仪嚣和药品,送来了近8000册书籍、200种英美的科学工程和医学杂志的缩微胶卷;同时将中国科学家的138篇科学论文介绍给国际科学界,这些论文几乎涵盖了各个科学领域。李约瑟还在英国、美国、苏联等地的杂志上撰文,介绍中国当时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极力促成英国学者来华研究。李约瑟从20世纪50年代起历时45年编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共七卷三十四册,此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材料 李约瑟(1900—1995年)是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1942年,英国政府派李约瑟等科学家组成“英国文化科学赴中国使团”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以振奋中国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中的战斗精神。在华期间,李约瑟推动了“中英科学合作馆”的建立,并任馆长。1943年至1945年间,中英科学合作馆为中国科学家购买了大量急需的实验仪嚣和药品,送来了近8000册书籍、200种英美的科学工程和医学杂志的缩微胶卷;同时将中国科学家的138篇科学论文介绍给国际科学界,这些论文几乎涵盖了各个科学领域。李约瑟还在英国、美国、苏联等地的杂志上撰文,介绍中国当时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极力促成英国学者来华研究。李约瑟从20世纪50年代起历时45年编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共七卷三十四册,此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摘编自肖朗《李约瑟与近代中英文化教育交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40年代李约瑟到中国进行科学文化交流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新文化远动所举起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也就指向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传统。
材料: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新文化远动所举起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也就指向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传统。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井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3.单选题- (共8题)
6.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这一做法
A.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
B.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 |
C.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 |
D.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7.
198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题。2003年,国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型,通过部门整合,职能归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据此可知政府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 |
B.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
C.对接世界市场的需要 |
D.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
8.
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
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
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
9.
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
A.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
B.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C.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 |
D.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
10.
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这主要得益于
A.英文字母的传入 |
B.科举制度的废除 |
C.白话文运动的发展 |
D.国民素质的提高 |
11.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旨在
A.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B.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
C.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 |
D.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
12.
战国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些做法产生的影响是
A.士人竞相追逐功名利禄 |
B.官僚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
C.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
D.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