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899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30分)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市城乡恩格尔系数虽然逐渐减少,但该市的社会贫富差距仍然超过警戒线,呈扩大趋势,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的“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
材料二: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10年,我国有多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在20%以上,这牵动了社会敏感的利益链条。
(1)材料一中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6分)
(2)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该如何解决?(12分)
(3)结合材料二,简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12分)

2.单选题(共8题)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一般来讲,为防止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会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①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   ②降低存贷款利率
③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④减少货币流通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
3.
李某把自己的铺位租给张某,每月得到2000元的租金;张某租到铺位后开了一家杂货店,每月收入约5000元。李某和张某的收入分别属于
A.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4.
按照税法规定,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纳税。这表明税收
①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具有用之于民的本质属性
③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统筹城乡发展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初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A.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B.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C.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D.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7.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强调,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全面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建设幸福广东必须做到
①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 ②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③宜居城乡建设成效明显 ④普及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8.
2011年3月23日网易财经频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加快。这体现了
A.贸易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劳务全球化
9.
某公民把自己的闲置资金用于投资,共选择了股票、金融债券和存款储蓄三种投资方式。对这三种投资方式风险由低到高的是
A.无法确定
B.存款储蓄、金融债券、股票
C.股票、金融债券、存款储蓄
D.金融债券、存款储蓄、股票

3.选择题(共8题)

10.

已知,如图,点A(a,b),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且AC⊥x轴于点C,BD⊥x轴于点D.

(1)CD=            ,|DB﹣AC|=​          ;(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2)请猜想: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利用猜想,若A(﹣2,5),B(4,﹣4),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

1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b,0)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点B(0,4b)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其中b满足方程:3(b+1)=6.

(1)求点A、B的坐标;

(2)点C为y轴负半轴上一点,且△ABC的面积为12,求点C的坐标;

(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C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

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在回答后面的问题.

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1P2=x2-x12+y2-y1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2﹣x1|或|y2﹣y1|.

(1)已知A(2,4)、B(﹣3,﹣8),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

(2)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5,点B的纵坐标为﹣1,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

(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A(0,6)、B(﹣3,2)、C(3,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

13.

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在回答后面的问题.

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1P2=x2-x12+y2-y1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2﹣x1|或|y2﹣y1|.

(1)已知A(2,4)、B(﹣3,﹣8),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

(2)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5,点B的纵坐标为﹣1,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

(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A(0,6)、B(﹣3,2)、C(3,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

14.

已知直角梯形上底3cm,下底5cm,另一个底角为45°,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图形中的四个顶点的坐标,求出梯形的面积.

15.

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  )

16.

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  )

17.

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