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图中 A→G 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象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D→A属于_________分裂,图中C细胞叫做__________,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写出它形成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_____、_________阶段(用数字表示)。
(4)图 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G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区段________。
(5)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是_____。

(1)D→A属于_________分裂,图中C细胞叫做__________,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Bb,写出它形成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_____、_________阶段(用数字表示)。
(4)图 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G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区段________。
(5)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是_____。
2.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黄、绿用Y,y表示,圆、皱用R、r表示)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后代有______种表现型,各种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数量占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4)杂交后代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
(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F1中选取了一粒黄色圆粒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
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取多株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实验。
②请预测该实验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b. 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后代有______种表现型,各种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数量占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4)杂交后代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
(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F1中选取了一粒黄色圆粒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
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取多株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实验。
②请预测该实验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b. 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4题)
3.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
4.
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 B.M、N、P分别代表16、9、4 |
C.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
5.
某种生物甲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甲与乙植株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他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是3:3:1:1,则乙的基因型是
A.YyRr | B.yyrr | C.Yyrr或yyRr | D.YyRR |
6.
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
D.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
7.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 D.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9.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10.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①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 B.①⑤ | C.④⑤⑥ | D.⑥⑦ |
11.
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细胞可能是丙细胞的子细胞 |
B.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
C.乙、丙两个细胞均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 |
D.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且都含有8条染色单体 |
12.
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
B.每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
C.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
D.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
13.
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4.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
15.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
16.
正常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称味者 (T) 为显性,有人对苯硫脲没有味觉,称味盲 (t) 。人的正常 (A) 对白化病 (a) 为显性。有一对味者夫妇生了一个味盲白化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 )
A.TTAa x TTAa | B.TtAa x TTAa | C.TtAa x TtAa | D.TtAA x TtAa |
17.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
19.
人类有多种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病遗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外祖母一定是该病的患者 |
B.多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
D.白化病患者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的概率不一定相等 |
20.
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为黄色甜玉米的植株应约为( )
A.160 | B.240 | C.320 | D.480 |
21.
孟德尔在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基因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
2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24.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 | 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 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
2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
B.等位基因总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 |
C.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 |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有非等位基因都可以自由组合 |
26.
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基因的携带者 |
C.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
D.家系丁中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