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843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3/31

1.综合题(共4题)

1.
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现型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
m
+
m

A
野生型
+
+
762
242
757
239

B
野生型
+
+
312
101
301
105

C
野生型
+
m
114
104
111
102

D
野生型
+
m
160
151
155
149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__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对应的杂交实验中F1和F2果蝇的眼色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
(3)突变体C和D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发现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②又进行“♀B×♂C”杂交,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由此判断,在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在F2雄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
③再进行“♀C×♂D”杂交,发现F1中雌性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有1/2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只有1%表现为红眼。由此判断,Fl________性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有部分细胞在这两个眼色基因位点之间发生了1次交换。
2.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下表:(“+”表示有,“一”表示无)

实验处理
蛋白质种类
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
A
B
C
D
E
F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
 
(1)构成红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与多糖结合,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有关。A和G蛋白均与跨膜运输有关,G主要功能是利用红细胞_________________呼吸产生的ATP供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
(2)在制备细胞膜时,将红细胞置于_______________中,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3.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__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___________的干扰。
(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①C5  ②ATP  ③[H]  ④C3),可推测20~25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
4.
结肠干细胞异常增殖会引发结肠癌,过度肥胖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1)结肠干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和______________,实现肠道细胞的持续更新。
(2)W蛋白(一种信号分子)调控结肠干细胞增殖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可知,无W蛋白时,细胞质中的A蛋白与β-cat蛋白结合,使β-cat蛋白在蛋白激酶作用下被磷酸化,导致β-cat蛋白___________,T基因无法____________形成mRNA,不利于结肠干细胞增殖。
②过度肥胖会使W蛋白过度表达,大量W蛋白与结肠干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抑制蛋白激酶的作用,使β-cat蛋白经_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激活T基因,最终导致结肠干细胞___________,形成癌细胞。
(3)A蛋白的合成受A基因控制。据图分析,A基因和T基因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分别属于___________基因。
a.原癌、原癌    b.原癌、抑癌 c.抑癌、抑癌 d.抑癌、原癌
(4)有人认为,维生素D通过上图所示机制有效缓解高脂饮食导致的结肠癌的发生。为此,研究者用___________饮食分别饲喂三组野生型小鼠,一段时间后从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分别测定各组小鼠___________,从而证实上述假设。

2.单选题(共31题)

5.
下列各项中,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蓝藻
B.成熟红细胞
C.人口腔上皮细胞
D.流感病毒
6.
胶原蛋白分子具有3条肽链,每条肽链有1050个氨基酸。该分子中肽键的数目为
A.1047个B.3150个C.3147个D.3153个
7.
下列属于生命大分子物质的是( )
A.糖、结合水B.脂肪、无机盐C.纤维素、蔗糖D.蛋白质、核酸
8.
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胀破
9.
海带细胞能逆浓度梯度从海水中吸收碘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中碘的含量高
B.细胞膜上运输碘的载体多
C.海带细胞壁为全透性
D.碘的渗透性强
10.
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投入
A.新鲜猪肝B.煮熟猪肝
C.铁钉D.生锈铁钉
11.
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
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B.ATP不是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12.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稳定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是
A.可逆性的B.不可逆转的
C.发展变化的D.无序可循的
13.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C.分裂期的中期,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部
D.分裂期的末期,在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14.
下列生命现象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
C.体外培养皮肤细胞得到皮肤组织
D.兰花茎尖细胞经组织培养诱导形成幼苗
15.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同
C.选择某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D.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16.
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研磨时加入70%的乙醇用于溶解色素
B.将甘蔗研磨液过滤后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C.洋葱根尖解离后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中的染色体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先后浸于30%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中,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动态过程
17.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18.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2有512株,从理论上推导其中的纯种应有(   )
A.128株B.48株C.16株D.64株
19.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20.
某男孩色盲,他的祖父和父亲均色盲,祖母、母亲和外祖父母均色觉正常。在此家庭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
A.外祖母→母亲→男孩B.祖父→父亲→男孩
C.祖母→父亲→男孩D.外祖父→母亲→男孩
2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
A.复制→分离→联会→着丝粒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着丝粒分裂
C.联会→复制→分离→着丝粒分裂
D.复制→联会→分离→着丝粒分裂
22.
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细胞中(   )
A.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含有四个染色单体B.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每对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D.有四对染色体
23.
下列能正确表示脱氧核苷酸分子内连接关系的是(   )
A.磷酸—碱基—脱氧核糖B.磷酸—核糖—碱基
C.磷酸—脱氧核糖—碱基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24.
一段RNA分子中(A+C)/(U+G)=0.8,则转录形成该RNA的DNA分子中(A+C)/(T+G) 的比例是
A.0.2B.1.25C.1D.0.8
25.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RNA具有催化功能
B.t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
C.mRNA与tRNA能发生配对
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26.
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上的差异较多,这种变异主要来源于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丢失D.环境变化
2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    )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自然选择的作用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28.
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种群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
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29.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 (    )
A.突变是不定向的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30.
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30000人的人群中,褐眼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12000人),蓝眼有36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0. 64和0. 36B.0. 36和0. 64C.0. 50和0. 50D.0. 82和0. 18
3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
A.内膜上B.基质中C.外膜上D.类囊体
32.
让一只白鼠吸入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的含18O的化合物是()
A.二氧化碳B.水C.丙酮酸D.乳酸
33.
人体心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
A.乳酸和丙酮酸B.乳酸和水
C.酒精和二氧化碳D.水和二氧化碳
34.
如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A.加入葡萄糖和水
B.加入葡萄糖
C.加入水
D.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地搅拌
35.
有一种荔枝的储存保鲜技术叫做自发气体储藏法,做法是将落枝装塑料袋密封后置于1~5℃条件下,可使惹枝在30~40天内保持其色、香、味。请根据环境因素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进行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措施可通过抑制呼吸作用增加有机物的消耗
B.自发气体环境是低02和高C02的环境
C.密闭低氧环境使荔枝呼吸作用强度较低
D.低温条件下酶活性下降,荔枝的呼吸作用减弱

3.选择题(共2题)

36.

根据所给图画,用英语写一篇约80词的短文。要求完整叙述图画内容。


37.2016年我省克服连续降雨等自然灾害影响,全年粮食总产达693.2亿斤,将693.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