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多种环境因素对水稻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中,测得水稻吸收(用“+”表示)或释放(用“-”表示) CO2的速率(单位:mgh-1)随温度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数据可表示水稻的__________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由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同温度下,C组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B组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若对水稻进行光照、黑暗处理各12小时,根据表格中信息,应选择光照为__________、CO2浓度为__________、光照下温度为__________和黑暗下温度为__________的条件,以保证水稻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组别 | 条件 | 温度 | |||||
10℃ | 20℃ | 30℃ | 35℃ | 40℃ | 45℃ | ||
A | 黑暗 | -5 | -10 | -18 | -34 | -40 | -34 |
B | 适当遮阴,CO2深度为0.03% | +3 | +5 | 0 | -16 | -24 | -24 |
C | 全光照,CO2深度为0.03% | +5 | +8 | +4 | +2 | 0 | -14 |
D | 全光照,CO2深度为1.22% | +10 | +20 | +40 | +28 | +12 | 0 |
(1)A组数据可表示水稻的__________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由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水稻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同温度下,C组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B组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若对水稻进行光照、黑暗处理各12小时,根据表格中信息,应选择光照为__________、CO2浓度为__________、光照下温度为__________和黑暗下温度为__________的条件,以保证水稻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
2.
香豌豆具有紫花(A)与红花(a)、长花粉E)与圆花粉(e)两对相对性状。紫花长花粉香豌豆与红花圆花粉香豌豆杂交,所得
植株均表现为紫花长花粉,F1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有紫花长花粉植株583株,紫花圆花粉植株26株,红花长花粉植株24株,红花圆花粉植株170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F1自交结果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个体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推测,请用以上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析F1自交结果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个体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推测,请用以上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3.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假设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不会使瓶中气压升高),开始时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蓝逐渐变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蓝变黄说明酵母菌的呼吸强度在增强 |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一开始不变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
C.14C6H12O6不能进入线粒体,故线粒体中不能检测出放射性 |
D.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
4.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浆细胞的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
B.人体的肌细胞既有识别肾上腺素的受体,也有识别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
C.黑藻和蓝藻的细胞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
D.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 |
5.
关于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翻译时,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
B.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mRNA的种类会不断发生变化 |
C.一个DNA分子上的全部基因转录后可合成多个mRNA分子 |
D.蛋白质与DNA结合形成染色质会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结合 |
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此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是这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 |
B.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异常增殖 |
C.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D.正常人产生白细胞的速度比此病患者的慢 |
7.
某鳞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后的表达产物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雌、雄鳞翅目昆虫杂交,子代致死的均为雌性个体 |
B.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雌性鳞翅目昆虫产生的卵细胞不携带突变基因 |
C.若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则该鳞翅目昆虫群体中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数量相等 |
D.若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则该鳞翅目昆虫群体中雄性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