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图是某自然区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t
2
时刻,甲、乙两种群间的竞争程度最低
B.0-t
2
,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均呈“S”型曲线增长
C.t
1
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死亡率相同
D.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6 03:16: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同类题2
下图为某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数据。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
A.绘制该曲线的数据通过样方法直接获得
B.1930年前后该种群的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C.1950-1970年间,此种群的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D.1930-1970年间,死亡率比出生率高,未必对种群不利
同类题3
根据某地农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当地农田中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研究人员绘制出的
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开始的前15年期间,第10年田鼠种群数量最多
B.如果第25年诱杀雄性田鼠也会起到类似的效果
C.5~10年间田鼠数量减少可能是因为食物不足引起的
D.引入天敌是根据捕食关系而采取的一种生物防治措施
同类题4
下图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群均呈“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其本身密度制约
B.若该地区为草原,甲为羊,则乙可能是牛
C.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
D.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相关知识点
稳态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