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805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5

1.非选择题(共2题)

1.
图中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其基本单位是______。
(2)组成Y的基本元素除了C、H、O以外,还有______两种,Ⅱ代表的生物大分子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Ⅲ为蛋白质,则其本单位Z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请列Ⅲ举出的功能__________(只要写出一点即可)。不同的Ⅲ的多样性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
2.
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试管
A
B
C
D
E
F
1.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
+
-
-
+
-
2.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mL
-
-
+
-
-
+
3.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1mL
+
-
+
-
-
-
4.蔗糖酶溶液1mL
-
+
-
+
-
-
5.蒸馏水1mL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2mL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1)A、B、C、D四支试管放在37℃水浴中保温10min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__________作用。如明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3)如果B试管内呈现轻度阳性反应,怀疑可能是蔗糖酶溶液中混有少量实验所用的某种其它试剂,可能混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请写出证明蔗糖酶溶液中混有何种试剂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能否用KI-I2溶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__________(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号试管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专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3.
在动物细胞中贮存能量的糖类是(  )
A.麦芽糖B.葡萄糖C.糖原D.淀粉
4.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1
在苹果汁中加入本尼迪特后直接观察
出现砖红色沉淀
2
在花生子叶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洗去浮色后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中有橙黄色颗粒
3
在剪碎的菠菜叶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95%乙醇后,充分研磨、过滤并层析
出现四条色素带
4
稀释蛋清液加入双缩脲A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B
溶液变紫色
 
A.1B.2C.3D.4
5.
图1是某蛋白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代表每条肽链上氨基酸的序号,图2示其中一条肽链上的部分片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49个肽键
B.图1中-S-S-键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较大影响
C.图2中③⑤⑦为肽键,②④⑥⑧为侧链基团
D.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4个游离的羧基
6.
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B.烫伤引起大量皮肤细胞死亡
C.病毒侵染使大肠杆菌裂解死亡
D.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部细胞的死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