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1.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形成的多糖 |
B.麦芽糖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后产生红黄色沉淀 |
C.糖类比相同质量的油脂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少 |
D.脱氧核糖参与所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组成 |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β细胞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B.小麦根尖分生区的中心体在间期完成复制 |
C.浆细胞细胞核中可完成 DNA 的复制和转录 |
D.大肠杆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 |
3.
下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酶的专一性判断,本实验研究的是麦芽糖酶 |
B.温度 20 ℃与 40 ℃条件酶活性比 30℃时减弱的原因相同 |
C.图 2 实验中增加酶的量,生成物的量上升 |
D.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则催化活性丧失 |
4.
下列图 1 为ATP的结构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a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
B.图2进行①过程释放的能量来自图1中c键的断裂 |
C.线粒体内膜上镶嵌有图2进行②过程所需要的酶 |
D.植物根细胞吸收 K+需要图2的①过程提供能量 |
5.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因此能无限增殖 |
B.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线粒体和细胞核体积减小 |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通常对生物的生存不利 |
D.根尖中的各种细胞都是由分生区细胞分化形成的 |
6.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病 |
B.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产生苯丙氨酸而引起智力低下 |
C.21 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组数目增加引起的遗传病 |
D.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 5 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
7.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
B.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
C.肝脏处血浆中的氧气浓度比组织液中高 |
D.肝细胞可以和组织液直接发生物质交换 |
8.
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 A、B、C 表示相应细胞,a、b 表示相应激素,①、②、③表示相应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是下丘脑,其细胞兼有内分泌功能 |
B.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低时,①、②、③均为促进作用 |
C.C 产生的 b 释放到血液中定向运输到 A 处发挥作用 |
D.A 与 B 产生的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协同作用 |
9.
下图为某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B.幽蚊幼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827 J·m-2·a-1 |
C.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 |
D.浮游植物能量多的原因是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高 |
10.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变暖会使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
B.臭氧层中臭氧浓度下降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 |
C.酸雨只能影响水体生态平衡而对陆地生物无影响 |
D.生物多样性下降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
1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在 LB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用以分离产脲酶的微生物 |
B.接种环蘸取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可用于计数 |
C.制作葡萄酒时将葡萄汁装满发酵瓶以保证无氧的发酵环境 |
D.制作泡菜时坛口用水封好,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
12.
下列关于植物的克隆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度成熟和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了恢复到分生状态的能力 |
B.由于遗传性的差异,不同种类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不相同 |
C.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可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
D.二倍体植物的花粉培养得到单倍体的过程属于器官培养 |
13.
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
B.高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紧贴着细胞壁 |
C.用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时,细胞质中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
D.用龙胆紫染色后的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可用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
14.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部分细菌表现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作用于细菌个体而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
B.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产生抗药性而被保留下来 |
C.耐药性菌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一起的产物 |
D.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是适应性进化的一种体现 |
2.实验题- (共1题)
15.
转录因子SP1在胃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光辉霉素(MTM)是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可抑制SP1的表达,且浓度越高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强。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材料和用具:胃癌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低、中、高浓度 MTM,生理盐水,CO2培养箱等。
(注:SP1含量的具体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1)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 。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柱形图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 。
(3)①研究表明,MTM可与DNA结合,阻止 DNA的__________过程,抑制SP1基因的转录;同时,MTM可能促进癌细胞的_________,从而抑制癌细胞数目的增加。
②CO2培养箱的作用是______。
材料和用具:胃癌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低、中、高浓度 MTM,生理盐水,CO2培养箱等。
(注:SP1含量的具体检测方法不做要求)
(1)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 。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柱形图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 。
(3)①研究表明,MTM可与DNA结合,阻止 DNA的__________过程,抑制SP1基因的转录;同时,MTM可能促进癌细胞的_________,从而抑制癌细胞数目的增加。
②CO2培养箱的作用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