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797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8

1.综合题(共3题)

1.
为了研究ATP合成过程中能量转换机制,科学家利用提纯的大豆磷脂、某种细菌膜蛋白(Ⅰ)和牛细胞中的ATP合成酶(Ⅱ)构建ATP体外合成体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模拟了在________(细胞器)膜上合成ATP的能量转换过程。
(2)科学家利用人工体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
组别
人工体系
H+通过Ⅰ的转运
H+通过Ⅱ

的转运

ATP
大豆磷脂构成的囊泡


1





产生
 
2





不产生
 
3





不产生
 
 
注:“+”、“-”分别表示人工体系中组分的“有”、“无”。
①比较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可知,Ⅰ可以转运H+进入囊泡。进一步研究发现,第1组囊泡内pH比囊泡外低1.8,说明囊泡内的H+浓度_____________囊泡外。
②当第1组人工体系加入丙酮后,不再产生ATP,其原因可能是丙酮破坏了囊泡膜,导致囊泡内的H+______________。
③比较第1组和第3组的结果可知,伴随_______________的过程,ADP和Pi合成ATP。、
(3)上述实验表明,人工体系产生ATP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 _____________→ATP中的化学能。
2.
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结构[1]____________上。
(2)图中Ⅱ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
(3)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了[2]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
(4)光反应的产物中,不参与碳反应(暗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
3.
下面的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片段。
(2)图乙中,1是__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3)从图甲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_______(原料)连接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____酶。

2.非选择题(共1题)

4.
中山杉树干挺直,树形美观,耐淹性极强,为研究其耐淹性机理,科研人员将中山杉幼苗进行水淹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细胞中相关酶的活性,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请回答问题:
(1)中山杉细胞存在如图所示的代谢途径,酶a和酶b存在的部位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水淹一段时间后酶a和酶b活性增加,说明根和叶的无氧呼吸速率增强,中山杉无氧呼吸生成的最主要代谢产物为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检测中山杉细胞中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如下表。
(注:总糖量=淀粉+可溶性糖)
组别
处理
总糖量相对值
根系中糖类物质含量(mg/g)
根系
叶片
淀粉
可溶性
对照
不做处理,正常生长
65.4
41.1
65.1
1.8
水淹
植株幼苗浸于水中
95.7
68.7
92.8
3.7
 
据表分析,水淹时根系总糖量________,水淹期间中山杉的根、叶间糖的转运方向为__________。糖类是主要的__________,因此根系积累淀粉和可溶性糖可帮助中山杉在退水后快速恢复生长。

3.单选题(共16题)

5.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6.
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
A.蛋白质和DNA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D.DNA和脂质
7.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 min后,会发现
A.透析袋胀大B.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
C.透析袋缩小D.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8.
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
A.1和3B.2和3C.2和2D.4和6
9.
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低温造成上述植物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
A.叶黄素B.花青素C.叶绿素D.胡萝卜素
10.
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以下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
1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12.
a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双链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破裂释放出b个子噬菌体,其中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
A.a/bB.a/(2b)C.2a/bD.2/b
13.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
B.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分化的细胞全部能再进一步分化
D.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14.
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B.水C.淀粉D.糖原
15.
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
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斐林试剂;砖红色
C.碘液;蓝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
16.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17.
若双链DNA分子一条链A∶T∶C∶G = 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的碱基比是(  )
A.1∶2∶3∶4B.4∶3∶2∶1C.2∶1∶4∶3D.1∶1∶1∶1
18.
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19.
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
A.细胞体积小B.单细胞C.没有核膜D.没有DNA
20.
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中()
A.光反应的条件B.暗反应(碳反应)的条件
C.能量的转换过程D.由CO2合成糖的过程

4.选择题(共4题)

21.

对429人的ABO血型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并计算,得到IA的频率为0.24,IB的频率为0.06,i的频率为0.70.问:该人群中O型血的人数是(  )

22.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
2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
24.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

5.实验题(共1题)

25.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

请回答问题:
(1)细胞膜以_____________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成分,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_____________;②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
(4)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