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G是一种神经保护剂的中间体,某种合成路线如下: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芳香族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
(2)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3)B—C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4)F—G的反应类型___。
(5)G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芳香族化合物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只有一种官能团,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的是__(写出一种结构简式)。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以
和BrCH2COOC2H5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芳香族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
(2)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3)B—C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4)F—G的反应类型___。
(5)G的同分异构体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芳香族化合物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只有一种官能团,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的是__(写出一种结构简式)。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以


2.综合题- (共2题)
2.
碘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命科学必需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碘与氯是同族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族;HI的还原性比HCl___(填“强”或“弱”)。
(2)自然界中的碘有的以NaIO3形态存在于硝石(NaNO3)中,向硝石母液中加入NaHSO3可以制得I2,请写出NaIO3溶液和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碘还以碘化物的形态存在于海水中,被海藻类植物吸收而富集,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如下:

步骤③的操作名称为__;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步骤⑤的实验操作为____;
(4)步骤③得到的滤液中c(I-)=0.004mol/L,取10mL滤液加入10mLPb(NO3)2溶液,若要生成PbI2沉淀,则所加Pb(NO3)2溶液的浓度应大于___mol/L[已知Ksp(PbI2)=9.8×10-9]。
(1)碘与氯是同族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族;HI的还原性比HCl___(填“强”或“弱”)。
(2)自然界中的碘有的以NaIO3形态存在于硝石(NaNO3)中,向硝石母液中加入NaHSO3可以制得I2,请写出NaIO3溶液和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碘还以碘化物的形态存在于海水中,被海藻类植物吸收而富集,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如下:

步骤③的操作名称为__;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步骤⑤的实验操作为____;
(4)步骤③得到的滤液中c(I-)=0.004mol/L,取10mL滤液加入10mLPb(NO3)2溶液,若要生成PbI2沉淀,则所加Pb(NO3)2溶液的浓度应大于___mol/L[已知Ksp(PbI2)=9.8×10-9]。
3.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仅为Na2SO4 |
3.工业流程- (共1题)
4.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及其广泛。工业上以黄铜矿 (主要成分FeCuS2)为原料制取金属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Cu2++CuS+4Cl-=2[CuCl2]-+S
回答下列问题:
(1)FeCuS2中S的化合价____。
(2)反应I在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条件下进行,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
(3)为了反应I充分进行,工业上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
(4)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向反应III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
(6)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CuCl2外,还有___(填化学式)。
(7)反应IV中,处理尾气SO2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
(8)CuCl悬浊液中加入Na2S,发生的反应为2CuCl(s)+S2-(aq)
Cu2S(s)+2Cl-(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已知Ksp(CuCl)=a,Ksp(Cu2S)=b]

已知: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Cu2++CuS+4Cl-=2[CuCl2]-+S
回答下列问题:
(1)FeCuS2中S的化合价____。
(2)反应I在隔绝空气、高温煅烧条件下进行,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
(3)为了反应I充分进行,工业上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
(4)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向反应III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
(6)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CuCl2外,还有___(填化学式)。
(7)反应IV中,处理尾气SO2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
A.高空排放 |
B.用BaCl2溶液吸收制备BaSO3 |
C.用氨水吸收后,再经氧化,制备(NH4)2SO4 |
D.用纯碱溶液吸收可生成Na2SO3(H2CO3:Ka1=4.4×10-7,Ka2=4.7×10-11;H2SO3:Ka1=1.2×102,Ka2=5.6×108)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已知Ksp(CuCl)=a,Ksp(Cu2S)=b]
4.单选题- (共5题)
5.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最终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生成的是
①少量Na2O2投入Ca(HCO3)2溶液中
②过量Ba(OH)2溶液和NH4HSO4溶液混合加热
③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④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
⑤用铁作阳极长时间电解足量Na2SO4溶液
①少量Na2O2投入Ca(HCO3)2溶液中
②过量Ba(OH)2溶液和NH4HSO4溶液混合加热
③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④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
⑤用铁作阳极长时间电解足量Na2SO4溶液
A.②③④ | B.①②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6.
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物质及其杂质 | 检验 | 除杂 |
A.Cl2(HCl) |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 饱和食盐水 |
B.FeCl2(FeCl3) | KSCN溶液 | 过量铜单质 |
C.CO2(HCl) | AgNO3溶液(含稀硝酸) | 饱和Na2CO3溶液 |
D.NO(NO2) | 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 | 水 |
A.A B.B C.C D.D
7.
将CO2气体缓缓地通入到含KOH、Ba(OH)2和K[Al(OH)4]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A.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 + CO2 = BaCO3↓+ H2O |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H)4]-+ CO2 = 2Al(OH)3↓ +CO32-+ H2O |
C.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 |
8.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B.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
C.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
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
B.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
5.选择题- (共1题)
6.实验题- (共1题)
11.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环境中会生成单质S。
Ⅰ.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
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min。回答下列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
(2)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
Ⅱ.分离Na2S2O3·5H2O已知: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分离Na2S2O3·5H2O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___,操作②是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___(填试剂)作洗涤剂。
(2)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_____。
III.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1)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
(2)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mL。

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___。
IV.Na2S2O3的应用
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Ⅰ.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min。回答下列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
(2)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
Ⅱ.分离Na2S2O3·5H2O已知: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分离Na2S2O3·5H2O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___,操作②是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___(填试剂)作洗涤剂。
(2)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_____。
III.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
(1)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
(2)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mL。

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___。
IV.Na2S2O3的应用
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