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7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5

1.选择题(共4题)

1.
下面各个词语的书写以及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气冲牛(dǒu) 扶(yè) 枘凿(ruì záo) 渎(xiè)
B.强不舍 (guō) 尽职守(gè) 智(ruì) 落(yǔn)
C.一黄土(bēi) 一(zhuàng) 睢(zì) 剧(jié)
D.难(jié) 狡 (xiá) 然开朗(huò) 碍(zhì)
2.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级很是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D.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2002年,我国____新增退耕还林面积3400万亩。
(2)敦煌出土的古纸有力地______:蔡伦不是造纸术发明人。
(3)加入WTO,中国政府部门面临的最大难题,莫过于急需一批熟悉WTO___的高层次人才。
A.规划 论证 规则B.计划 印证 规则
C.规划 印证 法规D.计划 论证 法则
4.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梳洗吧,独倚望江楼。
这两句写出了一位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B.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这几句词,表现出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情感。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选取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马和弓来写,意在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主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对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录毕,走送之     走:走路
B.色愈恭,礼欲至   至:周到
C.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D.腰白玉之环 腰:腰配
【小题2】下面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B.同舍生皆被绮绣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篇即点出了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嗜学”和“家贫”,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
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D.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介绍自己求学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从而进一步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陈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于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改动)

(注释)①至:最,极。②铛:铁锅。③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④贮录:贮藏。⑤孙恩:东晋起义军领袖。⑥未展:来不及。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归以母(________)
(2)陈独焦饭得活(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帶以从军。
【小题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或启示?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盘曲,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百川千溪,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浩翰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a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侯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植物种类繁多;b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流域的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在黄河中游。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产生了“仰韶文化”。后来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而当时的华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是居四方之中,所以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黄河成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从西安市半坡村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5000-6000年以前人们使用的简陋木、石农具,木结构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有精美的带有图案的彩陶,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好几个朝代的都城都建立在黄河流域,我国历史上六大都城的一半是黄河流域的古城(今西安、洛阳和开封),特别是几代帝王的都城长安,曾是我国东西方交通的枢纽,也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所代表的我国唐代文化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文化。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也是革命斗争的舞台。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都曾在黄河流域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推动了我国历史前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里打击敌寇,为全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文化的源头。
【小题1】在第②段的第a、b两句话之间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应是(  )
A.青山绿野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B.青山绿野是原始人类生存的唯一条件。
C.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有利条件的是青山绿野。
D.原始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是青山绿野。
【小题2】第①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下定义 列数字B.列数字 作比较
C.打比方 举例子D.打比方 列数字
【小题3】本文之所以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主要是因为(   )
A.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流域。
B.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革命斗争的舞台。
C.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原始人类生活。
D.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
8.
四、阅读《仙人掌花 》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仙人掌花
曹乾石
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
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
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
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小题1】选文中作者对仙人掌花的情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梳理出这条线索,在下面的空缺处填上恰当词语。
____________   嘲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修辞角度,第三段划线句子。
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二段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仙人掌与众不同的生命特点,为下文赞美仙人掌的生命活力做了铺垫。
B.第五段,“我”无意中瞥见仙人掌,“忍不住大笑起来”,是因为“我”预见到它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C.第八段中“奇迹竟发生了”,所发生的“奇迹”是指丑陋的仙人掌竟开出了异常漂亮的金色花。
D.第十三段所谓“令弱者肃然起敬”的“不甘泯灭的美”,是指仙人掌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
E. 本文的主旨句是“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小题4】选文对比巧妙鲜明,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名著阅读(共1题)

9.
(题文)名著阅读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以上文字选自⑴____,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⑵__。文段中“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是因为⑶____,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4)____的呼唤。
(2)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经典的神话英雄形象。作者赋予他多个名称,使其形象随着名称的变化逐步丰满。他在花果山称王时,被尊为“ ①__”,表现了追求美好的天性;在大闹天宫时,自称“齐天大圣”,宣扬了__②的思想;在__③ 时,得名“行者”,一路斩妖除魔,彰显了④__的精神。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小题1】【小题2】下面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该图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小题3】【小题4】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箱上有两句宣传语,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下句。
上句:回收废旧电池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回家后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的石头建造一个城堡那将会多么迷人。于是,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寻找石头,堆积石头。在他的偏僻住处,出现了许多错落有致的城堡。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差,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子筑沙堡的游戏。终于有一天,一位记者看到了薛瓦勒的城堡,还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刊出后,许多人都慕名而来,连当时最有声望的毕加索也专程参观了薛瓦勒的建筑。
现在这个城堡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它的名字就叫做“邮差薛瓦勒之理想宫”。有一句话就刻在入口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梦想的石头能走多远”。据说这就是那块当年绊倒过薛瓦勒的石头。
请以“梦想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选;②文体自定;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