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间动摩擦因数为
,
,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
,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刹车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
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A.
B.
C.
D.






A.


C.


3.
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和接地金属板MN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点电荷与金属板相距为2d,图中P点到金属板和点电荷间的距离均为d。已知P点的电场强度为E0,则金属板上感应电荷在P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 )


A.E=0 | B.E=![]() | C.E=E0﹣![]() | D.E=![]() |
4.
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某种半导体气敏元件,其阻值随周围环境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示数增大 |
B.电流表A示数减小 |
C.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
D.变阻器R1的取值越大,电表示数变化越明显 |
5.
2016年,科学家利用激光干涉方法探测到由于引力波引起的干涉条纹的变化,这是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关于激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光是自然界中某种物质直接发光产生的,不是偏振光 |
B.激光相干性好,任何两束激光都能发生干涉 |
C.用激光照射不透明挡板上小圆孔时,光屏上能观测到等间距的光环 |
D.激光全息照片是利用光的干涉记录下物体三维图像的信息 |
6.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的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和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氢原子巴尔末线系谱线是包含从红外到紫外的线状谱 |
B.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表明了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 |
C.氢原子处于不同能级时,电子在各处的概率是相同的 |
D.氢光谱管内气体导电发光是热辐射现象 |
2.多选题- (共2题)
7.
如图所示,小物块以初速度v0从O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同时从O点斜向上抛出一个速度大小也为v0的小球,物块和小球在斜面上的P点相遇.已知物块和小球质量相等,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


A.斜面可能是光滑的 |
B.在P点时,小球的动能大于物块的动能 |
C.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离斜面最远 |
D.小球和物块到达P点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
8.
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相同灯泡,L为自感系数较大、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感线圈,C为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接通开关S,A立即变亮,最后A、B一样亮 |
B.接通开关S,B逐渐变亮,最后A、B一样亮 |
C.断开开关S,A、B都立刻熄灭 |
D.断开开关S,A立刻熄灭,B逐渐熄灭 |
3.解答题- (共5题)
9.
打井施工时要将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坚硬底座A送到井底,由于A与井壁间摩擦力很大,工程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重锤B质量为m,下端连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工程人员先将B放置在A上,观察到A不动;然后在B上再逐渐叠加压块,当压块质量达到m时,观察到A开始缓慢下沉时移去压块.将B提升至弹簧下端距井口为H0处,自由释放B,A被撞击后下沉的最大距离为h1,以后每次都从距井口H0处自由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求下沉时A与井壁间的摩擦力大小f和弹簧的最大形变量ΔL;
(2)求撞击下沉时A的加速度大小a和弹簧弹性势能Ep;
(3)若第n次撞击后,底座A恰能到达井底,求井深H.

(1)求下沉时A与井壁间的摩擦力大小f和弹簧的最大形变量ΔL;
(2)求撞击下沉时A的加速度大小a和弹簧弹性势能Ep;
(3)若第n次撞击后,底座A恰能到达井底,求井深H.
10.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2.5 Hz.在t=0时,xP=2m的P点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沿-y方向;xQ=6m的Q点位于平衡位置下方最大位移处.求:

(1)质点P第一次有+y方向最大加速度需经过的时间t;
(2)波的传播速度v.

(1)质点P第一次有+y方向最大加速度需经过的时间t;
(2)波的传播速度v.
11.
如图甲所示,y轴右侧空间有垂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同时还有沿-y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电场未画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中B0已知,其余量均为未知).t=0时刻,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坐标原点O沿x轴射入电场和磁场区,t0时刻粒子到达坐标为(x0,y0)的点A (x0>y0),速度大小为v,方向沿+x方向,此时撤去电场.t=t0+t1+t2时刻,粒子经过x轴上x=x0点,速度沿+x方向.不计粒子重力,求:

(1)0-t0时间内OA两点间电势差UOA;
(2)粒子在t=0时刻的加速度大小a0;
(3)B1的最小值及对应t2的表达式。

(1)0-t0时间内OA两点间电势差UOA;
(2)粒子在t=0时刻的加速度大小a0;
(3)B1的最小值及对应t2的表达式。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阻为R的单匝矩形线框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线框边长ab=L、ad=2L.虚线MN过ad、bc边中点.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F0的细线沿水平方向拴住ab边中点O.从某时刻起,在MN右侧加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按B=kt的规律均匀变化.一段时间后,细线被拉断,线框向左运动,ab边穿出磁场时的速度为v. 求:

(1)细线断裂前线框中的电功率P;
(2)细线断裂后瞬间线框的加速度大小a及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所做的功W;
(3)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 q.

(1)细线断裂前线框中的电功率P;
(2)细线断裂后瞬间线框的加速度大小a及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所做的功W;
(3)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 q.
13.
在
反应过程中:
①若质子认为是静止的,测得正电子动量为p1,中子动量为p2,p1、p2方向相同,求反中微子的动量p.
②若质子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电子质量为m3,m2>m1.要实现上述反应,反中微子能量至少是多少?(真空中光速为c)

①若质子认为是静止的,测得正电子动量为p1,中子动量为p2,p1、p2方向相同,求反中微子的动量p.
②若质子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电子质量为m3,m2>m1.要实现上述反应,反中微子能量至少是多少?(真空中光速为c)
4.实验题- (共1题)
14.
某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求得
,
,
….作出
-t图象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木块的加速度a=_______;b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求得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
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
C.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