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已知光速为 3 × 108 m/s 电子的质量为 9.1 × 10−31 kg ,中子的质量为1.67 ×10−27 kg,质子的质量为1.67 × 10−27 kg。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静止氢原子从n =4 跃迁到 n =1 时,氢原子的反冲速度是多少?( )


A.4.07 m/s | B.0.407 m/s | C.407 m/s | D.40.7 m/s |
2.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一个足够大的水平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撤去拉力,物体继续滑行直至停止,运动总位移s。如果仅改变F的大小,作用时间不变,总位移s也会变化,则s与F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3.
将两个负电荷A、B(带电量QA=20C和QB=40C)分别从无穷远处移到某一固定负点电荷C产生的电场不同位置M和N,克服电场力做功相同,则将这两电荷位置互换后(即将电荷A移至位置N,电荷B移至位置M,规定无穷远处为零势面,且忽略电荷A、B对点电荷C的电场分布影响),此时电荷A、B分别具有的电势能EA和EB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EA![]() | B.EA=EB | C.EA![]() | D.无法确定 |
5.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线圈,以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转速为n,ab的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与ab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M和N是两个集流环,负载电阻为R,线圈、电流表和连接导线的电阻不计,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2题)
6.
情形 1:如图,两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分别为2A和A,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情形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两缝之间的距离稍微加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将如何变?情形 3:用单色光通过小圆盘和小圆孔做衍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衍射图形,它们的特征是( )


A.情形1中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干涉 |
B.情形1中此刻A点和B点的位移大小分别是A和3A |
C.情形2中干涉条纹将变密 |
D.情形3中中央均为亮点的同心圆形条纹 |
E.情形3中用小圆盘时中央是暗的,用小圆孔时中央是亮的 |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 °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 态变化到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b 态相比,a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
B.与a 态相比,b 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
C.在相同时间内,a、b 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
D.从a 态到b 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 |
E.从a 态到b 态,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向外界吸收了热量 |
3.解答题- (共1题)
8.
如图(a),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上有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始终受到平行于斜面、大小为8N的力F的作用。改变木板倾角,在不同倾角时,物块会产生不同的加速度a,如图(b)所示为加速度a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图线。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求:(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0的大小;
(2)图线与θ轴重合区间为[θ1,θ2],木板处于该两个角度时的摩擦力指向何方?在斜面倾角处于θ1和θ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如何?
(3)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
(1)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0的大小;
(2)图线与θ轴重合区间为[θ1,θ2],木板处于该两个角度时的摩擦力指向何方?在斜面倾角处于θ1和θ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如何?
(3)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

4.实验题- (共1题)
9.
在研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提供有以下器材:
H.开关S及导线若干
I.小灯泡(U额=5V)
某组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电键,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到另外一端,移动过程中发现小灯未曾烧坏,记录多组小灯两端电压U和通过小灯的电流I数据(包括滑片处于两个端点时U、I数据),根据记录的全部数据做出的U﹣I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实验结果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该组同学的实验电路图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得出实验中选用:电压表__(选填器材代号“A”或“B”),电流表__(选填器材代号“C”或“D”),滑动变阻器__(选填器材代号“E”或“F”);
(3)根据图甲信息得出器材G中的直流电源电动势为__V,内阻为__Ω;
(4)将两个该型号小灯泡串联后直接与器材G中的直流电源E相连,则每个小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为__W。
A.电压表V1(0~5V) |
B.电压表V2(0~15V) |
C.电流表A1(0~50mA) |
D.电流表A2(0~500mA) |
E.滑动变阻器R1(0~60Ω) |
F.滑动变阻器R2(0~2kΩ) |
G.直流电源E |
I.小灯泡(U额=5V)
某组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电键,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到另外一端,移动过程中发现小灯未曾烧坏,记录多组小灯两端电压U和通过小灯的电流I数据(包括滑片处于两个端点时U、I数据),根据记录的全部数据做出的U﹣I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

(1)根据实验结果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该组同学的实验电路图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得出实验中选用:电压表__(选填器材代号“A”或“B”),电流表__(选填器材代号“C”或“D”),滑动变阻器__(选填器材代号“E”或“F”);
(3)根据图甲信息得出器材G中的直流电源电动势为__V,内阻为__Ω;
(4)将两个该型号小灯泡串联后直接与器材G中的直流电源E相连,则每个小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为__W。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