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a> μ1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A.![]() | B.![]() | C.![]() | D.![]() |
3.
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
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
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
D.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
4.
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和接地金属板MN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点电荷与金属板相距为2d,图中P点到金属板和点电荷间的距离均为d.已知P点的电场强度为E0,则金属板上感应电荷在P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


A.E=0 |
B.![]() |
C.![]() |
D.![]() |
5.
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某种半导体气敏元件,其阻值随周围环境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示数增大 |
B.电流表A示数减小 |
C.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
D.变阻器R1的取值越大,电表示数变化越明显 |
2.多选题- (共4题)
6.
一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后又落回地面,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位移s、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有
A.![]() | B.![]() |
C.![]() | D.![]() |
7.
溜索是一种古老的渡河工具,现已演变为游乐项目.如图所示,滑轮、保险绳索与人体连接,粗钢索两端连接在固定桩上.人从高处平台的A点出发,借助几十米的落差,沿钢索顺势而下,滑过最低点C,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人滑到C点时速度最大 |
B.人从A滑到C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
C.人滑到C点时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
D.钢索对左侧固定桩的拉力小于对右侧固定桩的拉力 |
8.
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O点水平抛出,A球恰能越过竖直挡板P落在水平面上的Q点,B球抛出后与水平面发生碰撞,弹起后恰能越过挡板P也落在Q点.B球与水平面碰撞前后瞬间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则


A.A、B球从O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相等 |
B.A、B球经过挡板P顶端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 |
C.A球抛出时的速度是B球抛出时速度的3倍 |
D.减小B球抛出时的速度,它也可能越过挡板P |
9.
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相同灯泡,L为自感系数较大、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感线圈,C为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接通开关S,A立即变亮,最后A、B一样亮 |
B.接通开关S,B逐渐变亮,最后A、B一样亮 |
C.断开开关S,A、B都立刻熄灭 |
D.断开开关S,A立刻熄灭,B逐渐熄灭 |
3.解答题- (共3题)
10.
光滑管状轨道ABC由直轨道AB和圆弧形轨道BC组成,二者在B处相切并平滑连接,O为圆心,O、A在同一条水平线上,OC竖直.一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的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穿过管道与质量为M的物块连接,将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B处时细线断裂,小球继续运动.已知弧形轨道的半径为R=
m,所对应的圆心角为53°,sin53°=0.8,g=10m/s2.

⑴若M=5m,求小球在直轨道部分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⑵若M=5m,求小球从C点抛出后下落高度h=
m时到C点的水平位移.
⑶M、m满足什么关系时,小球能够运动到C点?


⑴若M=5m,求小球在直轨道部分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⑵若M=5m,求小球从C点抛出后下落高度h=

⑶M、m满足什么关系时,小球能够运动到C点?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阻为R的单匝矩形线框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线框边长ab=L、ad=2L.虚线MN过ad、bc边中点.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F0的细线沿水平方向拴住ab边中点O.从某时刻起,在MN右侧加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按B=kt的规律均匀变化.一段时间后,细线被拉断,线框向左运动,ab边穿出磁场时的速度为v. 求:

(1)细线断裂前线框中的电功率P;
(2)细线断裂后瞬间线框的加速度大小a及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所做的功W;
(3)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 q.

(1)细线断裂前线框中的电功率P;
(2)细线断裂后瞬间线框的加速度大小a及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所做的功W;
(3)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 q.
12.
在
反应过程中:
①若质子认为是静止的,测得正电子动量为p1,中子动量为p2,p1、p2方向相同,求反中微子的动量p.
②若质子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电子质量为m3,m2>m1.要实现上述反应,反中微子能量至少是多少?(真空中光速为c)

①若质子认为是静止的,测得正电子动量为p1,中子动量为p2,p1、p2方向相同,求反中微子的动量p.
②若质子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电子质量为m3,m2>m1.要实现上述反应,反中微子能量至少是多少?(真空中光速为c)
4.实验题- (共2题)
13.
某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求得
,
,
….作出
-t图象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木块的加速度a=_______;b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求得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
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
C.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 |
14.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8V、内阻约为2Ω)
B.电压表V(0-3V,内阻约为3kΩ)
C.电流表A(0-1A)
D.电阻箱R(0-99999.9Ω)

(1)采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RV.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指针满偏,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1;再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一半处,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2.
①电压表内阻RV=____________.
②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实验中电源可使用待测电源
B.闭合开关S前,应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小
C.调节电压表满偏时,电阻箱的阻值是逐渐增大的
D.实验中忽略了电源的内阻,会使测量值偏大
(2)若测得电压表内阻RV=3010Ω,与之串联R=_________Ω的电阻,将电压表的量程变为9V.
(3)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选填“E”或“F”),并指出产生实验误差的一个原因(写出一点):__________.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8V、内阻约为2Ω)
B.电压表V(0-3V,内阻约为3kΩ)
C.电流表A(0-1A)
D.电阻箱R(0-99999.9Ω)
A.滑动变阻器(0-20Ω) |
B.滑动变阻器(0-100Ω) |
C.开关、导线若干 |


(1)采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RV.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指针满偏,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1;再调节电阻箱R,使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一半处,此时电阻箱示数为R2.
①电压表内阻RV=____________.
②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实验中电源可使用待测电源
B.闭合开关S前,应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小
C.调节电压表满偏时,电阻箱的阻值是逐渐增大的
D.实验中忽略了电源的内阻,会使测量值偏大
(2)若测得电压表内阻RV=3010Ω,与之串联R=_________Ω的电阻,将电压表的量程变为9V.
(3)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选填“E”或“F”),并指出产生实验误差的一个原因(写出一点):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