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四共同体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50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9

1.判断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五四运动作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苦苦向西方学习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的严重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与此同时,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的所作所为,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本质。正当中国人民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奋斗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作为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同时又凝聚起社会各方面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正是在这种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编自宋进《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2019 年 5 月 7 日《人民日报》)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上涂“ 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上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上涂“未涉及”。 
(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走资本主义道路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   )
(2)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最终找到前进的方向没有联系。(   )
(3)李大钊第一次在中国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
(4)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
(5)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具有深远意义和社会影响的革命运动。(   )

2.简答题(共2题)

2.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诞生整整奋斗了28 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日出东方”预示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表现在哪里?
(2)“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星火燎原”指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谁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
南京是百年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它既是一座悲情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南京为名,《南京条约》是在哪一侵略战争后签订的?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实施了怎样的暴行?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罪行的不当言论,你认为日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输掉起码的良知?
(3)“南京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标志着蒋介石南京国民党政府覆灭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综合题(共1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摘自《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一一《***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是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该战争对我国领土主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密电》中蒋介石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东方主战场”的特点。

4.选择题(共6题)

5.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是和(   )签订的。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
6.
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7.

中学生兵兵的父亲因犯盗窃罪被判重刑,母亲因此一病不起,兵兵内心受到极大打击,既自卑又伤心,变得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缺乏自信,成绩直线下降。同学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主动接近他,跟他聊天,约他一起打球、爬山,还帮他补课,帮他料理家务,使他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慢慢振作了起来。

8.

中学生兵兵的父亲因犯盗窃罪被判重刑,母亲因此一病不起,兵兵内心受到极大打击,既自卑又伤心,变得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缺乏自信,成绩直线下降。同学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主动接近他,跟他聊天,约他一起打球、爬山,还帮他补课,帮他料理家务,使他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慢慢振作了起来。

9.

中学生兵兵的父亲因犯盗窃罪被判重刑,母亲因此一病不起,兵兵内心受到极大打击,既自卑又伤心,变得不愿与老师、同学交往,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缺乏自信,成绩直线下降。同学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主动接近他,跟他聊天,约他一起打球、爬山,还帮他补课,帮他料理家务,使他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慢慢振作了起来。

10.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鲁迅——《黄河大合唱》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茅盾——《愚公移山》D.冼星海——《狂人日记》

5.填空题(共2题)

11.
仔细观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1)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中央红军出发的地点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2)请指出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共同特点。
12.
观察下图《三大战役》,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英文字母代号。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