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小题2】请具体说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小题3】请从景物描写及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请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小题2】请具体说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小题3】请从景物描写及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对比阅读- (共1题)
2.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又何间焉____
(2)牺牲玉帛____
(3)公令疏军而去之____
(4)夫信,民之所庇也____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
【小题3】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①______”和鲁庄公的“②______”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小题4】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①______,乙文写的是②______。
【小题5】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①______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②______”这一句。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
(《国语·文公伐原》)
(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又何间焉____
(2)牺牲玉帛____
(3)公令疏军而去之____
(4)夫信,民之所庇也____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
【小题3】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①______”和鲁庄公的“②______”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小题4】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①______,乙文写的是②______。
【小题5】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①______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②______”这一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