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选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64432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单选题(共8题)

1.
雨滴大约在1.5km左右的高空形成并开始下落,落到地面的速度一般不超过8m/s。若雨滴沿直线下落,则其下落过程
A.做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逐渐增大
C.总时间约为17sD.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2.
2018年6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假设该卫星的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  )
A.B.
C.D.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桌面高处的A点自由落到地面上的B点,桌面离地高为。选择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  )
A.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为
B.在A点时的机械能为
C.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为0
D.落到B点时的动能为
4.
如图所示,带负电的小球,用一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在一匀强磁场中摆动,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小球在AB间摆动过程中,由A摆到最低点C时,摆线拉力为F1,小球加速度大小为a1;由B摆到最低点C时,摆线拉力的大小为F2,小球加速度为a2,则(  )
A.F1F2a1=a2B.F1F2a1=a2
C.F1F2a1a2D.F1F2a1a2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  线悬于O点,带电量也为q的小球B固定在O点正下方绝缘支柱上,其中O点到小球A的距离为l,小球BO的距离为l.当小球A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带电小球AB均可视为点电荷,静电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B间的作用力为mg
B.小球AB间的作用力为
C.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为mg
D.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为mg
6.
法拉第电动机原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竖直固定在圆形水银槽中心,N极向上.一根金属杆斜插在水银中,杆的上端与固定在水银槽圆心正上方的铰链相连.电源负极与金属杆上端相连,与电源正极连接的导线插入水银中.从上往下看,金属杆(  )

A. 向左摆动 B. 向右摆动 C. 顺时针转动    D. 逆时针转动
7.
如图所示,一束粒子(不计重力,初速度可忽略)缓慢通过小孔O1进入极板间电压为U的水平加速电场区域I,再通过小孔O2射入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区域II,其中磁场的方向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可根据实际要求调节,收集室的小孔O3与O1、O2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则()
A.该装置可筛选出具有特定质量的粒子
B.该装置可筛选出具有特定电荷量的粒子
C.该装置可筛选出具有特定比荷的粒子
D.该装置可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粒子
8.
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  )
A.UB.R
C.D.

2.选择题(共5题)

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11.

蛋白质折叠是将肽链折叠形成特殊的形状,使蛋白质呈现出特定功能的过程.不正确折叠的蛋白质会对细胞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细胞拥有一套完整的折叠助手“工厂”,这种折叠助手就是分子伴侣,图一示触发因子(TF)的分子伴侣的工作过程.研究表明,在合成的起始阶段,核糖体可以预防多肽链进行折叠缠绕.在翻译的过程中,触发因子(TF) 可以结合至核糖体和延长的多肽链上,保证延长中的多肽链不要过早折叠以保证蛋白质折叠的高效性.

(1)蛋白质折叠的主要目的是使蛋白质具有一定的{#blank#}1{#/blank#},从而呈现出特定功能.

(2)由图一可知,触发因子(TF)在抑制初生多肽链过早折叠的功能上与核糖体是{#blank#}2{#/blank#} (协同/拮抗)作用.

(3)图二中含有核糖的有{#blank#}3{#/blank#} (填标号).

(4)图二所示过程主要发生在哪类细胞中?{#blank#}4{#/blank#} 

(5)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三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A﹣T,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blank#}5{#/blank#}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blank#}6{#/blank#} (多项选择)

A.图三中基因H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基因突变

B.DNA片段中G﹣C碱基对含量高,则热稳定性高

C.DNA、酶、激素的合成都需要模板

D.图三中基因N转录以a链为模板.

12.

蛋白质折叠是将肽链折叠形成特殊的形状,使蛋白质呈现出特定功能的过程.不正确折叠的蛋白质会对细胞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细胞拥有一套完整的折叠助手“工厂”,这种折叠助手就是分子伴侣,图一示触发因子(TF)的分子伴侣的工作过程.研究表明,在合成的起始阶段,核糖体可以预防多肽链进行折叠缠绕.在翻译的过程中,触发因子(TF) 可以结合至核糖体和延长的多肽链上,保证延长中的多肽链不要过早折叠以保证蛋白质折叠的高效性.

(1)蛋白质折叠的主要目的是使蛋白质具有一定的{#blank#}1{#/blank#},从而呈现出特定功能.

(2)由图一可知,触发因子(TF)在抑制初生多肽链过早折叠的功能上与核糖体是{#blank#}2{#/blank#} (协同/拮抗)作用.

(3)图二中含有核糖的有{#blank#}3{#/blank#} (填标号).

(4)图二所示过程主要发生在哪类细胞中?{#blank#}4{#/blank#} 

(5)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三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A﹣T,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blank#}5{#/blank#}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blank#}6{#/blank#} (多项选择)

A.图三中基因H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基因突变

B.DNA片段中G﹣C碱基对含量高,则热稳定性高

C.DNA、酶、激素的合成都需要模板

D.图三中基因N转录以a链为模板.

13.

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    )

3.多选题(共2题)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与竖直方向成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则(  )
A.拉力对小车做功为 
B.支持力对小车做功为 
C.阻力对小车做功
D.重力对小车做功为0
15.
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A点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α=45°的速度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如图所示,已知OA=a,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粒子垂直于x轴离开磁场,则粒子进入磁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B.改变粒子的初速度大小,可以使得粒子刚好从坐标系的原点O离开磁场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D.从x轴射出磁场的粒子中,粒子的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就越短

4.解答题(共3题)

16.
.某校物理课外小组为了研究不同物体水下运动特征,使用质量m=0.05kg的流线型人形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实验时让模型从h=0.8m高处自由下落进入水中。假设模型入水后受到大小恒为Ff=0.3N的阻力和F=1.0N的恒定浮力,模型的位移大小远大于模型长度,忽略模型在空气中运动时的阻力,试求模型

(1)落到水面时速度v的大小;
(2)在水中能到达的最大深度H
(3)从开始下落到返回水面所需时间t
17.
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区域oabc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2T;第一象限内有沿-y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4.0×105N/C.已知矩形区域oa边长为0.60m,ab边长0.20m.在bc边中点N处有一放射源,某时刻,放射源沿纸面向磁场中各方向均匀地辐射出速率均为v=2.0×106m/s的某种带正电粒子,带电粒子质量m=6.4×10-27kg,电荷量为q=+3.2×10-19C,不计粒子重力,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2)放射源沿-x方向射出的粒子,从射出到从y轴离开所用的时间.
(3)从x轴上射出的粒子中,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路程为多少?
18.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导轨P、Q间的距离 L=0.5m,垂直于导轨平面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T,垂直于导轨放置的ab棒的质量m=1kg,系在ab棒中点的水平绳跨过定滑轮与重量G=3N的物块相连.已知ab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电源的电动势E=10V、内阻R=0.1Ω,导轨的电阻及ab棒的电阻均不计.要想ab棒处于静止状态,R应在哪个范围内取值?(g取10m/s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