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6642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3/16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对《春望》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望中所见,描绘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痛。
B.三、四两句融情于景,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五、六两句写战乱致长安城大火烧了三个月,家信无法抵达,所以“家书抵万金”。
D.最后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愁苦焦虑、念家悲己的情感。
【小题2】请你发挥想象,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描绘的画面。

2.对比阅读(共1题)

2.
阅读(甲)(乙)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乙)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小儿不畏虎》)

(注)①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洗;②浣衣:洗衣服;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④意:估计
【小题1】用“/”线为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
虎 自 山 上 驰 来 妇 人 仓 皇 沉 水 避 之 二 小 儿 戏 沙 上 自 若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山北之塞(_____) ⑵ 汝之不(_____)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     ⑷ 虎亦卒(_____)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以君之力”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不惠B.投诸渤海
C.笑而止D.意虎食人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
【小题5】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都使用了对比手法,试从两文中各举一例简要分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