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三模理综物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62410

试卷类型:三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8/6/7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物块,物块仍静止不动。则
A.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小
B.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
D.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
2.
(题文)如图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横波相遇时某一时刻的情况,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M是该时刻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点M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质点M的振幅最大
C.质点M的位移始终最大
D.质点M的位移有时为0
3.
在一个很小的厚度为d的矩形半导体薄片上,制作四个电极 EFMN,它就成了一个霍尔元件,如图所示。在EF间通入恒定的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则薄片中的载流子(形成电流的自由电荷)就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向着与电流和磁场都垂直的方向漂移,使MN 间出现了电压,称为霍尔电压UH。可以证明UH=kIB/dk为霍尔系数,它的大小与薄片的材料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的电势高于N的电势,则载流子带正电
B.霍尔系数k较大的材料,其内部单位体积内的载流子数目较多
C.借助霍尔元件能够把电压表改装成磁强计(测定磁感应强度)
D.霍尔电压UH越大,载流子受到磁场的洛仑兹力越小
4.
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abc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220 V,50 Hz的交变电压两端,三只灯泡亮度相同。若只将交变电压的频率改为60 Hz,则(    )
A.三只灯泡亮度不变
B.三只灯泡都将变亮
C.a亮度不变,b变亮,c变暗
D.a亮度不变,b变暗,c变亮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温度一定,分子密集程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
6.
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会在地球的两极引起极光.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相遇,原子吸收带电粒子的一部分能量后,立即将能量释放出来就会产生奇异的光芒,形成极光.极光的光谱线波长范围约为3100Å~6700Å(1 Å=10-10m).据此推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极光光谱线频率的数量级约为1014Hz~1015Hz
B.极光出现在极地附近与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有关
C.原子在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极光
D.对极光进行光谱分析可以鉴别太阳物质的组成成分

2.选择题(共1题)

7.AlCl3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共价化合物                 (    )

3.解答题(共3题)

8.
跳台滑雪是滑雪爱好者喜欢的一种运动,某滑雪轨道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其中助滑雪道CB段与水平方向夹角α=30°,BO段是水平起跳台,OA段是着陆雪道,CB段与BO段用一小段光滑圆弧相连,运动员从助滑雪道CB上的C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到O点水平飞出,不计空气阻力,经2s在水平方向飞行了40m,落在着陆雪道上的A点,已知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50kg,C点距O点的竖直高度为25m(g取10m/s2)求:

(1)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即将落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经过CO段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
9.
牛顿利用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借助开普勒三定律推导出两物体间的引力与它们之间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牛顿思考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原因时,苹果的偶然落地引起了他的遐想:拉住月球使它围绕地球运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下落的力,是否都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性质相同,遵循着统一的规律----平方反比规律?因此,牛顿开始了著名的“月一地检验”。
(1)将月球绕地球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和月球质心间的距离为L,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v,求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
(2)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牛顿的时代,月球与地球的距离r’、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T''等都能比较精确地测定,请你据此写出计算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 的表达式;已知,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请你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比值
(3)已知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如果牛顿的猜想正确,请你据此计算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a和苹果下落的加速度g的比值,并与(2)中的结果相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0.
由某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导体,将其两端与电源连接,会在导体内部形成匀强电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会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该金属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

(1)若电源电动势为E,且内阻不计,
a. 求电源从正极每搬运一个自由电子到达负极过程中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
b. 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推导:导体两端的电压U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
(2)经典的金属电子论认为:在外电场(由电源提供的电场)中,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力的驱动,在原热运动基础上叠加定向移动,如图所示。在定向加速运动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发生碰撞,自身停顿一下,将定向移动所获得的能量转移给金属正离子,引起正离子振动加剧,金属温度升高。自由电子在定向移动时由于被频繁碰撞受到阻碍作用,这就是电阻形成的原因。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为u,发生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距离为x。由于v<<u,所以自由电子发生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主要由热运动决定。自由电子每次碰撞后的定向移动速率均变为零。
a. 求该金属的电阻率ρ,并结合计算结果至少说明一个与金属电阻率有关的宏观因素;
b. 该导体长度为L,截面积为S。若将单位时间内导体中所有自由电子因与正离子碰撞而损失的动能之和设为ΔEk,导体的发热功率设为P,试证明PEk

4.实验题(共1题)

11.
(1)①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C.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D.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②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取g=9.8m/s2
(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需测量一个标有“3V,1.5W”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直流电源(电动势3.0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0.1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5Ω)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200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kΩ,额定电流300mA)
①在该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填“R1”或“R2”)。
②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_______________,并根据右侧的实验实物电路图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画出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原理图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已作出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请计算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0.75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R=_________Ω。

④若将该灯泡与一个6.0Ω的定值电阻串联,直接接在题中提供的电源两端,请估算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 =_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⑤通过实验中测出的6组数据给出的信息,请你推断小灯泡在不超过额定电压条件下,下图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图中IUP别为小灯泡的电流强度、电压、功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