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56574

试卷类型:二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擢升/濯足惬意/挟制答理/答复舌苔/苔藓
B.俊俏/陡峭羞赧/赦免叱咤/惊诧寡廉鲜耻/牛皮癣
C.修葺/编辑弹劾/惊骇圈养/圈点追溯/朔月
D.曲笔/曲解俾使/裨益坎坷/苛求犄角/畸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二手房交易环节征收的营业税、所得税以及相关税费,虽然是抑制炒房的不得已之举,但客观上也“误伤”了合理的二手房交易。鼓励二手房交易的关键在于政府合理减免普通二手房交易的相关税费。至于有人担心此举会刺激炒楼,其实通过严格的甄别,完全有可能对大批量进货和出货业主的交易行为进行限制。在楼市处于非理性状态的今天,通过鼓励盘活存量,或许能够为市场提供源头活水,扼住信马由缰般飞涨的楼价。

A.减免B.甄别C.源头活水D.信马由缰
7..由直线,x=2,曲线及x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  )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注]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⑴这首诗是在诗人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4分)
⑵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3分)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两个大都市   
王安忆
即便是上海的寺庙也是人间烟火,而北京的民宅俚巷都有着庄严肃穆之感。北京的四合院是有等级的,是家长制的。它偏正分明,主次有别。它正襟危坐,慎言笃行。它也是叫人肃然起敬的。它是那种正宗传人的样子,理所当然,不由分说。当你走在两面高墙之下的巷道,会有压力之感,那巷道也是有权力的。上海的民居是平易近人的,老城厢尽是那种近乎明清市井小说中的板壁小楼。带花园的新式里弄房子,且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那些雕花栏杆的阳台,则是供上演西装旗袍剧的。豪富们的洋房,是眉飞色舞,极尽张扬的,富字挂在脸上,显得天真浮浅而非老于世故,既要拒人于门外,又想招人进来参观,有点沉不住气。
走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有着深邃睿智的表情,他们的背影有一种从容追忆的神色。护城河则往事如烟地静淌。北京埋藏着许多辉煌的场景,还有惊心动魄的场景,如今已经沉寂在北京人心里。北京人的心是藏着许多事的。他们说出话来都有些源远流长似的,他们清脆的口音和如珠妙语已经过数朝数代的锤炼,他们的俏皮话也显得那么文雅,骂人也骂得有文明:瞧您这德行!他们个个都有些诗人的气质,出口成章的,他们还都有些历史学家的气质,语言的背后有着许多典故。他们对人对事有一股潇洒劲,洞察世态的样子。上海人则要粗鲁得多,他们在几十年的殖民期里速成学来一些绅士和淑女的规矩,把些皮毛当学问。他们心中没多少往事的,只有20年的繁华旧梦,这梦是做也做不完的,如今也还沉醉其中。他们都不太惯于回忆这一类沉思的活动,却挺能梦想,他们做起梦来有点海阔天空的,他们像孩子似的被自己的美梦乐开了怀,他们行动的结果好坏各一份,他们的梦想则一半成真一半成假。他们是现实的,讲究效果的,以成败论英雄的。他们的言语是直接的,赤裸裸的,没有铺垫和伏笔的。他们把“利”字挂在口上,大言不惭的。他们的骂人话都是以贫为耻,没什么历史观,也不讲精神价值的。北京和上海相比更富于艺术感,后者则更具实用精神。
北京是感性的,倘若要去一个地方,不是凭地址路名,而是要以环境特征指示的:过了街口,朝北走,再过一个巷口,巷口有棵树,等等的。这富有人情味,有点诗情画意,使你觉得,这街,这巷,与你都有些渊源关系似的。上海这城市却是数学化的,以坐标和数字编码组成,无论是多么矮小破陋的房屋都有编码,是严丝密缝的。上海是一个千位数,街道是百位数,弄堂是十位数,房屋是个位数,倘若是那种有着支弄的弄堂,便要加上小数点了。于是在这城市生活,就变得有些抽象化了,不是贴肤的那种,而是依着理念的一种,就好像标在地图上的一个存在。
北京是智慧的,上海却是凭公式计算的。因此北京是深奥难懂,要有灵感和学问的;上海则简单易解,可以以理类推。北京是美,上海是管用。如今,北京的幽雅却也是拆散了重来,高贵的京剧零散成一把两把胡琴,在花园的旮旯里吱吱呀呀地拉,清脆的北京话里夹杂进没有来历的流行语,好像要来同上海合流。高架桥,超高楼,大商场,是拿来主义的,虽是有些贴不上,却是摩登,也还是个美。上海则是俗的,是埋头做生计的,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这生计越做越精致,竟也做出了一份幽雅,这幽雅是精工车床上车出来的,可以复制的,是商品化的。如今这商品源源打向北京,像要一举攻城之战似的。
(选自王安忆《两个大都市》有删改)
(小题1)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幽雅的北京和俗的上海的发展趋势怎样?(4分)
(小题2)有人评价王安忆的语言优雅古典,但她又“尽可能地用口语的、平白如话的字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试结合文本举例阐明你的观点。(5分)
(小题3)北京和上海分别有怎样的人文精神?他们形成这种精神的原因是什么?(6分)

4.语言表达(共1题)

10.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西方的许多著名大学,都明文规定学校教师必须诚实守信,不允许老师以任何形式剽窃他人的成果,即使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占用他人的东西,如果引用了他人的话,就要明确指出,要是不加以说明,就被认为不诚实,是一种剽窃行为。美国波士顿大学就发生过一起老师讲课引用别人的话而没有加以说明,因而被撤职的事情。这位老师是新受聘到波士顿大学并刚担任传播系主任的十分有名的教授,他在上课时用了某个杂志上的话,因刚讲完这句话下课铃就响了,所以来不及交待出处就下课了。一位学生把这个情况向校长作了反映,结果,面对校长的询问,这位老师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并立即提出辞职。后经多位老师的挽留,学校才在撤销其系主任职务之后留下了他。这位教授在第二天上课时,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学生就自己的失误作出道歉。

试写出这件事情对我们治理学术界剽窃之顽疾的三点启发。(不超过30个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