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5619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选择题(共12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个多月前还叫嚣在南海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惜与中国动武,一个月后却率领近300人的代表团到北京访问,临行前更公开承认打不过中国。前倨后恭,莫为此甚,这就是菲律宾总统。
②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③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将成为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④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对每一个矛盾都草木皆兵,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确实没有通畅有效的矛盾解决机制。
⑤沈从文以他独特的审美视角构建了一个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翠翠是这个世界养育出的一个天真可爱、淳朴善良、玲珑剔透的小姑娘。
⑥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⑥D.②③⑥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估量(liàng) 诽谤(bàng)   忌恨(jì) 卓有成效(zhuó)
B.诅咒(jǔ)   悼念(dào) 驱逐(qū) 豁然开朗(huò)
C.寻常(xún)  给予(geǐ) 勒令(lè) 繁芜丛杂(wú)
D.肤浅 (fū)   诬蔑(miè)    要素(yào) 得心应手(yìng)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世界35个国家首脑进行窃听活动,其手段无出其右,招致越来越多
国家的声讨和批评。
②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的危害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药驾”不以为意,根本不知道服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③张居正利用专制权力,强化管理,振衰起弊,使明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是少有的治世能臣,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政治家。
④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圭臬的“秦火火”等因涉嫌利用网络制造传播谣言被依法刑事拘留。
⑤李白杜甫缘悭一面,天宝四年,李白在任城,杜甫来访,后二人同游任城,次年秋天又会于曲阜。
⑥考前一个月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点前的冲刺,许多同学余勇可贾,应抓住这段时间,奋力拼搏。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③⑤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法关系如何___________,继往开来,中法两国如何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进行富有实效的合作,是摆在双方面前的重大课题。
(2)自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之后,已有7年没有碰面的李安与张艺谋一见如故,两位华语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___
________,畅谈多年的拍摄经验。
(3)在无处容身时有人收留,熊继柏自然感恩不尽,于是____________落户到了这个名叫维新公社九间大队的地方,在队办的医疗站里当了一名医生。
A.承先启后  侃侃而谈   顺水推舟
B.承先启后  夸夸其谈   因势利导
C.承上启下 侃侃而谈   因势利导
D.承上启下 夸夸其谈   顺水推舟
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战争,制造九一八事变,疯狂的摧残、蹂躏、屠杀中国人民,其滔天罪行不胜枚举。
②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
③毋庸讳言,在当下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境早已不复传统,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语境,更让人们的性情变得乖戾、浮躁。
④因为国家队集训周琦未能到现场,但最终他还是不负众望,在第43顺位被火箭选中。
⑤该书主编和作者在对五千年文明史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含英咀华,融会贯通,取精用弘,筛选提炼,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概括为12个词,48个字。
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广告业成了不可或缺而且炙手可热的行业。
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通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群众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加大对“黑头车”的查处,从而 压缩“黑头车”的生存空间。
B.为配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故宫计划利用 3 年时间,对部分藏品进行影像采集,开展登记著 录、普查清理等工作。
C.要深刻认识中国梦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国梦的价值内涵,最大程度地让国际 社会了解中国梦、认知中国梦、共享中国梦。
D.“青食”饼干在 60 多年中一直畅销不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和喜爱。一代代“青食”人,用自 己的辛勤努力,把“青食”品牌铸就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下的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
B.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
C.“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说我们理当坚持的只能是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何况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并不差。
D.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已经建成42万个“爱心水窖”,解决和改善了82.8万山区半山区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和63.6万亩耕地的补充灌溉问题。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6全国设计师大会暨第十二届文博会深圳设计产业园分会场系列活动在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小剧院于12日开幕。
B.合肥市文明办等部门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少儿戏曲大赛、舞蹈器乐大赛等方式让乡村学校的孩子有更大的展示舞台。
C.谁都知道,抗洪一线危险,维和战场危险,可面对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面对和平稳定遭到破坏,人民解放军义无反顾。
D.《神犬小七第二季》将励志正能量与都市偶像情感融合,加之动物演员的增多,既表现了现代都市剧的“新鲜感”,也将呈现一个“人犬大同”的正能量社会。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少电影剧本停留在生活表面,对题材发掘不够深,这是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不能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B.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出现资金链断裂,运营困难,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抬头。
C.近30年来,验证突破性科学由于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数十年后才获得诺贝尔奖认可,部分人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就去世了。
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1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②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③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④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⑤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⑥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①④②③⑤⑥B.①③②⑥④⑤
C.⑥①③②④⑤D.①③⑥②④⑤
12.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与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 。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 ,所以追随者众多。  ;  。 。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论中最受重视的“风骨”,也正是谭鑫培所具有的风骨。
①不但在精神与美学上与之相通,还为后人打开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空间
②仅有苍劲,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③只有融悲凉与苍劲为一体,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韵旋律中
④含蓄蕴藉,沉郁顿挫,风气端翔,光英朗练
⑤才是杜甫,才是谭鑫培
⑥仅有悲凉,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A.④①⑥②③⑤B.①⑥④②⑤③
C.④③②⑥①⑤D.①④③⑤⑥②

2.诗歌鉴赏(共2题)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 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①双杵:古人捣衣,二女子相对而立,各执一杵以捣之,故云“双杵”。②步檐:走廊。③“牛斗”即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二星都在银河的旁边。④凤城:指长安。
【小题1】这首诗的开头“露下天高秋水清”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
【小题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试加以赏析。
14.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下面小题。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题1】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小题2】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诗歌鉴赏:(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