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6课 有教无类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5605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语上(yǔ)    愠色(yùn) 令尹(yǐn)
B.弑(shì)君   十乘(chénɡ)   不悱(fěi)
C.一隅(yú)    则罔(wǎnɡ)    则殆(dài)
D.无谄(chǎn)  切磋(chuō)    巧笑倩兮(qiàn)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学校 ,既要用制度规范,更要加强德育教育。
②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 的天职。
③在校运会上,班里的体育特长生 地承担起了军体拳表演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校110周年校庆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B.新华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阅读中轻松地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4.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敬词和谦词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①“足下”意指“脚下”,按说应该是谦词,但这个词却是敬词
②含“高”(高堂)、“贵”(贵庚)、“令”(令郎)等美好字义的词语常常都是敬词,而含有“卑”(卑职)、“鄙”(鄙人)、“家”(家父)等卑微卑下之意的词语都是谦词
③有两个词比较特殊,一个是“足下”,一个是“陛下”
④这两个词虽然貌似敬谦词中的异类,其实依然符合敬谦词“尊彼谦此”的规律
⑤一般来说,敬谦是有章可循的——“尊彼谦此”
⑥“陛”是台阶的意思,在台阶之下应该是臣子的谦称,但这个词却是对皇上的敬称
⑦其实,这两个词之所以能表达出敬意,是出于共同的原因,即尊敬到不能直视对方的眼睛,只能将目光停留在对方的脚下(“足下”),对方尊贵无比,自己只能仰视到台阶之下(“陛下”)
A.②⑤③⑦④①⑥
B.⑤②③①⑥⑦④
C.②⑤③①⑥④⑦
D.⑤②③⑦④①⑥
5.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回也非助我者也
A.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B.何谓也
C.起予者商也
D.其斯之谓与
6.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闻斯(就)行诸 赤也惑(糊涂)   愠(怨恨,生气)色
B.忠(尽心竭力)矣 违(违背)之 不愤(郁结)
C.不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一隅(角落) 无益(好处)
D.不思则罔(欺骗) 不学则殆(危险) 美目盼(转动眼睛的样子)兮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起予者商也 起:站起来。
B.弃而违之   违:违反。
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反:类推。
D.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退后。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闻行诸     斯:这。
B.赤也惑,问 敢:敢于。
C.陈文子有马十 乘:车马。
D.吾大夫崔子也 犹:像。
【小题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B.三已之,无愠色
C.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D.赤也惑,敢问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B.孔子对令尹子文与陈文子的做法给予了否定。
C.孔子认为,为人“忠”与“清”都还不能称得上“仁”。
D.孔子这里所说的“仁”,不仅包括“忠”与“清”,还包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言文中画线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B.“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C.“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D.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芝草。 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B.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C.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D.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B.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生动表现。
C.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D.作者论述以自身读书为例。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启示人们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3.语言表达(共1题)

10.
下图是对“咆哮妈妈”的形成原因和造成影响的重点概括,请据此给“咆哮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两条合理建议。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