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559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民国时期,声名显赫的银行家群体一度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然而这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银行家群体不知何故很快便 了。
② 丰收的秋天远去,萧瑟的冬日降临了,曾经活跃在田野里的各种动物都已 ,雪花满天飞舞着,为大地披上了一身银白色的服装。
③ 正如伟人所说,一切稳固的东西都会 ,一切神圣都将会遭到亵渎。很多企业早已明白,在这个时代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生意。
A.销声匿迹   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B.风流云散   烟消云散   销声匿迹
C.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烟消云散   
D.烟消云散   风流云散   销声匿迹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过不瓷盘大的一轮弱照,怎么有了它便犹如画龙点睛般让夜景熠熠生辉了。值夜深花睡之际, ;濒临水气氤氲之地,  
 
①它又“荷风摆露,秋月生凉” ②待到金风起兮
③它“长河若带,新月如钩” ④它“花荫寂寂,月色溶溶”
⑤孤照塞外关河隘口 ⑥它“湖波荡漾,月色迷离”
A.①③⑤⑥②④B.④①②③⑤⑥
C.④⑥⑤③②①D.⑥③②①⑤④
3.

下边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  )

时间

我国国防建设成就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

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


2.句子默写(共1题)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中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之疾的语句是: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湖光山色的语句是: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这句话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明君①词
【南朝•陈】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②拥塞③雾,陇日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注】①明君:即王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②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陇:即甘肃六盘山南段。交河、陇均泛指塞外边城荒僻遥远之地。③塞:边塞。
【小题1】简要说明这首诗的线索。
【小题2】第五六句中最精妙传神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a;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嘉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踰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
(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诛兵部尚书陈新甲论:判罪
B.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讽:暗示
C.因朗内通之罪发:揭发
D.中贪田成辈纳赂请属:亲属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石麒尽力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殆此也
B.石麒例出之斧斤时入山林
C.石麒益愤,里请罢斥人之力而敝之
D.皆拒不应,疏劾之彼奚适也
【小题3】(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徐石麒“刚方清介”的一组是()
①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②石麒多所平反。③石麒以祖宗之法裁之。④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⑤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⑥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小题4】(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件事,都被皇帝采纳了。
B.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很不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C.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面色还和活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道,屡遭排挤打击。
【小题5】(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4分)
(2) 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3分)
(3) 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3分)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 “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凤属,神鸟也……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小题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小题2】(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6.材料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7.语言表达(共1题)

9.
请欣赏以下图片,然后写一组排比句(兼用比喻手法),表达自己的观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