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5483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5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扁舟子(piān)  秋暝(míng)  旌旆(pèi) 蓟北(jì)
B.天台山(tāi)   剡溪(shàn)  訇然(hōng) 恣欢谑(zī)
C.车辚辚(lín)   鹓雏 (yuān) 征铎(duó) 苒苒(rán)
D.蓦然(mù) 玉箸(zhù)   钟鼓馔玉(zhuàn) 罗襦(rú)
2.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请你留步吧,这件事很重要,我还要继续考虑一下,过段时间再赐教!
B.我的鼎力相助使你获得比赛的成功,所以你送我的礼物我也就笑纳了!
C.您的舞蹈跳得真棒,本年度最佳舞蹈演员评选,您一定可以忝列其中!
D.尊敬的张老师,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光临寒舍,我深感荣幸!
3.某实验小组从湖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淡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4.某实验小组从湖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淡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2.句子默写(共1题)

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②山川萧条极边土,_____。(高适《燕歌行》)
③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杜甫《兵车行》)
⑤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李商隐《无题》)
⑦_____,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⑧_____,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⑨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⑩蛾儿雪柳黄金缕,_____。(辛弃疾《青玉案》)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小题1】“看似平淡,但意蕴深婉”是《虞美人·梳楼》的特点,请结合上片“楼儿 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简要分析
【小题2】两首词均描写了词人在雨中所见的海棠但用意与手法各不相同,试具体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 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 “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 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 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注】。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 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 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 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 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 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君何不急请吕 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 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 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泽立夜 见吕后,使为上泣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 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 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留侯遂行少傅事。 竟不易太子。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四人:指商山四皓,秦末四个著名的隐士。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B.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C.上虽苦,为妻子自强
D.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正面表现留侯“善画计策”的一组是
①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②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③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④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⑤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⑥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高祖废太子这件事,很多大臣劝阻力争,都未能马上奏效。为此吕后 才派建成侯吕泽向留侯张良讨取计策。
B.面对废太子这样的大事,留侯张良并未直接干预,而是让建成侯请出商山 四皓辅佐太子,借以提高太子的地位。
C.高祖没能招致商山四皓,是因为高祖曾经傲慢地侮辱过四位老人,所以四 人隐居商山,坚持节操,决不做汉臣。
D.留侯张良借助商山四皓为太子出谋划策,又建议高祖让太子做关中的统帅, 巩固了太子的地位,最终达到目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
(2)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把栏杆拍遍

梁衡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生于金宋乱世,不满 金人的侵略蹂躏,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③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④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 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 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他本来是以身 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 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⑤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 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 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 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⑥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 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 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

⑦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 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 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 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 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⑧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而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 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 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 惊雷。

⑨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 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 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 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 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 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有删改)

【小题1】辛弃疾的词有哪些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回答。
【小题2】文章第 4 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理解文中“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的含义。
【小题4】作品以“把栏杆拍遍”为题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9.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下列小题。

盛唐之音

李泽厚

①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并且同在唐代达到 了无可再现的高峰,它们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 术。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 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特别是狂草。

②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仍漂亮。 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诗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 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及至将“兰亭”带入墓 穴。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做进一步的 探索研究。但“兰亭”在初唐如此名高和风行,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即 “兰亭”摹本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 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和多种“兰亭”摹本,的确是这一时期书 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风流敏丽,与刘、张的诗歌气质风神恰 好一致,鲜明地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③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提出书法要 “达其情性,行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意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 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就 像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理论 的提出,也预示着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 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 派飞动,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不只是狂草,这也是当时 这个书法的时代风貌。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 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存在都变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 程……然而,这不正是音乐吗?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 一种音乐性的美。

④盛唐本来就是一个音乐高潮期。当时传入的异国音乐,如龟兹乐、天竺乐 等,与传统的“雅乐”“古乐”融合,出现了许多新创造。或武或文,或豪壮或 优雅,这些音乐歌舞都不再是礼仪性的典重主调,而是世俗性的欢快心声。正是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部类,成为它们的美的魂灵,所以统称为盛唐之音。

⑤盛唐之音的主要文学形式是绝句和七古乐府,因为它们能入乐,为大家所 传唱。如同音乐与诗的关系,舞蹈之于书法亦然。盛唐草书那如走龙蛇、刚圆遒 劲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连绵不断的结体布局,那变化无常、不可遏制的情 态气势,不正是这纸上的舞蹈吗?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 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也把中国书法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选 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讨论唐代书法的风格,为什么提到刘希夷、张若虚以及 李白这三位唐代诗人?
【小题2】简要分析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小题3】什么是“盛唐之音”?请从表现形式和内在属性两个方面简要概。

6.材料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 可算是一种仪式。
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 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 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②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7.语言表达(共1题)

11.
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自负诗句。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