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描叙与评价
(1)下列各句有的是作者对历史的叙述和描绘,有的是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请将字母内容分类,填写在相应的序号。
①对历史的叙述和描绘
②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
(1)下列各句有的是作者对历史的叙述和描绘,有的是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请将字母内容分类,填写在相应的序号。
①对历史的叙述和描绘
②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
A.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举官吏。 |
B.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友好关系。 |
C.宋辽和议,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
D.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
E.郑成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
F.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2.综合题- (共4题)
2.
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读图回答问题

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两个统一王朝的疆域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两图所示王朝的名称,并说明理由。(要求:至少两项理由,证据充分)
图1所示王朝为 ,判断理由 。
图2所示王朝为 ,判断理由 。

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两个统一王朝的疆域图。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两图所示王朝的名称,并说明理由。(要求:至少两项理由,证据充分)
图1所示王朝为 ,判断理由 。
图2所示王朝为 ,判断理由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举制在唐代起了重要作用。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朝廷。科举制还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作用。因此,科举制度不但得到了唐代统治者,而且得到了以后各个王朝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制度建树之一。
材料 科举制在唐代起了重要作用。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朝廷。科举制还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作用。因此,科举制度不但得到了唐代统治者,而且得到了以后各个王朝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制度建树之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依据材料,概括科举制在唐代产生的影响。
4.
交流与冲突是人来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2)图三、图四两位历史人物相同的经历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

(3)观察《唐宋代海上交通路线图》,运用图上的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唐宋海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三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材料四 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上留下明朝强大的影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5)“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你怎样理解这一“壮举”?
材料五 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6)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心态。它给中国发展带来怎样的消影响?
(7)古代文明的交往有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两种方式,它们都促进了文明发展,从以上材料中找出和平交往方式的事件。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2)图三、图四两位历史人物相同的经历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

(3)观察《唐宋代海上交通路线图》,运用图上的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唐宋海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三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材料四 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上留下明朝强大的影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5)“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你怎样理解这一“壮举”?
材料五 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6)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心态。它给中国发展带来怎样的消影响?
(7)古代文明的交往有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两种方式,它们都促进了文明发展,从以上材料中找出和平交往方式的事件。
5.
唐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3)杜甫的诗有“_____”之称。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他的诗得此称号的原因。
材料一杜甫 《忆昔》(部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1)依据诗的前六句,“开元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洛阳。
——王谠《唐语林》
(2)请指出材料二中“安禄山反”所指的历史事件名称及其影响。(3)杜甫的诗有“_____”之称。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他的诗得此称号的原因。
材料三 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其中进士是盛唐时期诗人创作队伍中的生力军。诗家风格既有“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眇”,又有“如郊之寒,如岛之瘦,如李贺之诡奇”;而杜诗则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翻检唐诗,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
(4)依据材料三,概括唐诗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多个角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3.选择题- (共18题)
6.
“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据此,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有
①沟通了南北的交通
②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③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④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①沟通了南北的交通
②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③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④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0.
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只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5.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D.“苏湖熟,天下足” |
19.
中华老字号“王麻子剪刀”历史悠久,曾享誉海内外,它的制造技术早在我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就有详细的介绍。该书是
A.《本草纲目》 |
B.《天工开物》 |
C.《农政全书》 |
D.《梦溪笔谈》 |
20.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B.均田免赋 |
C.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 |
D.伐无道,诛暴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