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唐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

材料一杜甫   《忆昔》(部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1)依据诗的前六句,“开元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洛阳。

——王谠《唐语林》

(2)请指出材料二中“安禄山反”所指的历史事件名称及其影响。
(3)杜甫的诗有“_____”之称。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简要说明他的诗得此称号的原因。

材料三 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其中进士是盛唐时期诗人创作队伍中的生力军。诗家风格既有“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眇”,又有“如郊之寒,如岛之瘦,如李贺之诡奇”;而杜诗则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翻检唐诗,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

(4)依据材料三,概括唐诗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多个角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14 08:57: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 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