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四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18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6

1.判断题(共5题)

1.
司马迁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错误:
改正:
2.
《长生殿》是清朝前期京剧代表作品。
错误:
改正:
3.
《红楼梦》是明朝曹雪芹的作品。
错误:
改正:
4.
徐光启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工艺百科全书。
错误:
改正:
5.
吴承恩的《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错误:
改正:

2.综合题(共5题)

6.
   阅读村料,回等问题。
材料一十五年(641年),唐以宗女文成公主下嫁弄赞,弄赞为她另筑城郭宫室以居之。公主厌恶吐蕃人以红色涂面的陋习,弄赞下令暂时停止,同时他本人也脱去毡裘,被服中国的绸缎,渐渐染上华风。他派遣豪酋子弟,入唐国学,以习诗书,并聘请中国士人,为他典掌表疏。
材料二中央政府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该地区的军民各项事务,该地区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材料三达赖五世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子“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皇帝赐子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班禅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材料中的“弄赞”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史实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材料三中的“中央政府”分别指哪一王朝的中央政府?
(3)根据材料概括,上述三个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其共同作用是什么?
7.
阅读清朝闭关锁国图:请回答;

谈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8.
阅读清朝闭关锁国图:请回答;

1757年后清朝只开放 一处对外通商,特许 管理对外贸易。当时世界形势发生了怎样变化?
9.
阅读清朝闭关锁国图:请回答;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掠夺奴役人口,危害极大。地方官无力还击,年轻将领戚继光受命到浙东抗倭。……此后,戚继光又奉旨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抗倭。

材料二:1685年,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侵略军伤亡惨重,战败投降。清军撤走后,侵略军卷土重来,重新占领雅克萨,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侵略军。

﹣﹣以上材料均摘自《历史》七年级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材料一中的“倭患”、材料二中的“侵略”分别是由哪个国家造成的?这反映出明清时期面临的共同危机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概括,为解决这一危机,明清政府采取的共同举措是什么?这一举措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在蓬莱、浙江都建有戚继光纪念馆;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建有雅克萨之战纪念碑。这些纪念馆、纪念碑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3.选择题(共13题)

11.
自北魏以来,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双方这一迫切要求的是
A.隋文帝
B.唐高祖
C.宋太宗
D.元世祖
12.
《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灵渠
B.邗沟
C.隋朝大运河
D.元朝大运河
13.
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这番举措
A.完善了科举
B.巩固了边疆
C.加深了汉藏情谊
D.促进了中日交流
14.
“唐→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唐→日本鉴真6次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15.
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殖民者盗走的中国文物(见图),其上印有“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字样。由此判断这件文物最有可能属于
A.东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6.
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7.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由此可见,岳家军
A.作战英勇
B.爱护百姓
C.物资充裕
D.战术先进
18.
根据文字叙述,将下列历史人物按所处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离骚》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他发明了麻沸散,最早在世界上实施麻醉手术,还编制了“五禽戏”
③他留下了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古代城市生活的风貌
④他创新了史书编写体例,写出的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成为后世史书典范
⑤他是杰出的科学家, 他的著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②③⑤
C.①⑤③②④D.③①⑤④②
19.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评价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雅克萨之战
C.大兴“文字狱”
D.闭关锁国政策
20.
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1.
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B.徐光启——《农政全书》
C.贾思勰——《天工开物》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23.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歌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