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罗城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183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6

1.综合题(共3题)

1.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至今令人神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材料一中的“君”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他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

材料二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旧唐书•玄宗下》

材料三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2)历史上把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时期称为什么?请指出材料三中与材料二有因果关系的语句。

材料四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松赞干布

(3)材料四中的“公主”是指谁?材料反映的这件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五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4)根据材料五概括唐朝文明的特点,并用一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及)元。

——《元史•地理志序》

(1)材料一说明元朝疆域的特点是什么?元朝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1所反映的中央机构的名称是什么?图2和图1相比,中央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和哪一位皇帝相关?

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朝代设立的什么机构?有何作用?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这一朝代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5)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材料一描述的“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最后完成在哪一时期?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与哪一项发明成就相关?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哪?郑和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四 乾隆时期,英国使团的马嘎尔尼,曾邀请清朝名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的卫队演习欧洲的火器操法,不料福康安回答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4)材料四中福康安产生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跟清政府实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 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2.选择题(共12题)

4.
在现代社会中,微信支付、支付宝、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和同开珎B.开元通宝C.北宋岁币D.四川交子
5.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两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郑成功 戚继光B.戚继光 张骞C.岳飞 郑成功D.岳飞 郑和
6.
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B.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7.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议和政策
C.重文轻武
D.杯酒释兵权
8.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9.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的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 繁荣与开放    B. 分裂走向统一 C. 文明初露曙光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0.
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行
A.官位沿袭制B.九品中正制
C.厂卫机构D.八股取士
11.
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A.隋唐B.宋元C.元明D.明清
12.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的作者
A.徐光启
B.宋应星
C.李时珍
D.沈括
13.
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14.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驱逐了殖民势力
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D.巩固了清朝海防
15.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宦官专权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D.安史之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