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七校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10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4

1.判断题(共1题)

1.
改错题(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是晋文公。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路线。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4) 《拿破仑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5)凡尔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6)蒸汽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罗福斯的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纪录片《复兴之路》演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的哪一场重大改革?与此同时中国也向西方学习,开展了哪一场探索活动?当时中日向西方学习的重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描述的现象是由什么事件引起的?针对“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的问题,美国政府在推行“新政”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
(3)材料三所说的“社会变革”在农村经济改革体制中采取什么形式?除了材料三所说的“变革”之外,新中国还有一些“变革”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请举出一例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大大超越了早先在罗马人时代、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1992年2月)
材料四:据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任举二例即可)

3.选择题(共6题)

4.
(2015·湖南衡阳)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壮族B.满族C.回族D.白族
5.
会场虽十分狭小,会议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7.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裴多斐的自由宣言回荡在历史的空间,我们可曾思考过“自由”的含义?让我们大开19世纪中期的历史画卷,去感悟自由的真正含义吧!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用载史册的是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8.已知函数f(x)= {#mathml#}x1{#/mathml#} ,若f(a)=3,则实数a={#blank#}1{#/blank#}.
9.
(2015·湖南衡阳)《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