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2015·湖南衡阳)《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4 02:47: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将土地当成是自家所有来使用,也允许他们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产品交易……一些商人的商店在内战期间被国有化,他们现在可以重新管理商店,且政府允许开展小规模的私人制造产业。”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是
A.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做主
B.巩固工农联盟,促进了经济恢复
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资本主义联系起来
D.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同类题2
以下对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B.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D.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同类题3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进行的调整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实行农业集体化
同类题4
有学者曾经这样评价苏俄某一经济政策,“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该学者评价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同类题5
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世界第5位
世界第5位
世界第2位
A.农奴制的废除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相关知识点
世界现代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