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2题)
5.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1)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今西藏、台湾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囯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
材料三: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3)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台湾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1)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今西藏、台湾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囯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
——郑成功
(2)针对材料二中“台湾者……久为贵国所踞”的情况,郑成功采取什么措施?材料三: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3)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台湾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6.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文明)
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经济文明)
材料二:

(2)请写出图一A、B两点的地名。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文化文明)
材料三:中囯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
(4)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四书目中③、④两处被隐去的信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明的?
(制度文明)
材料一: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秦汉“第一帝国”相比,隋唐“第二帝国”在中央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方面分别有何新发展?(经济文明)
材料二:

(2)请写出图一A、B两点的地名。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文化文明)
材料三:中囯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四: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
(4)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四书目中③、④两处被隐去的信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明的?
3.选择题- (共17题)
8.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隋宋 |
B.隋元明 |
C.秦元明 |
D.秦隋元 |
13.
《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
14.
明朝洪武初年(1393年),全国当时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其中的原因有
A.国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
B.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中国 |
C.明清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
D.曲辕犁和筒车的推广 |
19.
“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陈胜、吴广起义 |
B.李自成起义 |
C.黄巢起义 |
D.黄巾起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