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三:雍正皇帝曾经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材料四:
(4)材料三中的措施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表格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材料一:(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太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为此唐太宗获得了什么尊称?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这一举措有何重大意义?材料三:雍正皇帝曾经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3)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材料四:
| 措施 | |
顺治帝 | 赐予五世达赖“ ① ”封号。 |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
康熙帝 | 赐予五世班禅“ ② ”封号。 | |
雍正帝 | 1727年,开始设立 ③ ,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 |
乾隆帝 |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
(4)材料三中的措施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表格①②③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2.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学校开设了宋朝历史探究活动课,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宋朝。
材料一:宋太祖即在宗庙立下誓约,告诫子孙不得诛杀上书言事之人。在这个誓约的约束下,宋王朝的文臣庶民嘴上议论国政,哪怕出言不逊,一般来说是不用担心被砍头的。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宋代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2)材料二中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有着怎样的重要地位?这则材料说明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而泉州港这一天然良港,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材料四: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材料五: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
材料一:宋太祖即在宗庙立下誓约,告诫子孙不得诛杀上书言事之人。在这个誓约的约束下,宋王朝的文臣庶民嘴上议论国政,哪怕出言不逊,一般来说是不用担心被砍头的。
——吴钩:《生活在宋朝》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宋朝因此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社会带来什么有利影响?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宋代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2)材料二中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有着怎样的重要地位?这则材料说明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而泉州港这一天然良港,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摘自《泉州地方志》卷22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原因和技术条件有哪些?宋朝在这里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材料四: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以上作品是宋朝的哪种文学形式?从材料四中你还能读出什么历史信息?材料五: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5)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宋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
3.
对外开放是我国现行基本国策,这是以史为鉴的英明决策。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
(兼收并蓄展唐风)
(1)唐朝在当时世界上有享有很高的声望。亚非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留学生、艺术家川流不息地涌向中国。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和到外国贸易的商人,也不绝于途。这和唐朝当时实行的什么对外政策有关?列举两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
(三宝遗迹遍西洋)
(2)郑和下西洋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郑和最远到达的地区有哪些?
(开辟荆榛逐荷夷)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3)这段话是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固步自封限发展)
(4)清朝统治者为保持现状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说说该政策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危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5)结合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历史上外交政策的认识?
(兼收并蓄展唐风)
(1)唐朝在当时世界上有享有很高的声望。亚非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留学生、艺术家川流不息地涌向中国。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和到外国贸易的商人,也不绝于途。这和唐朝当时实行的什么对外政策有关?列举两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
(三宝遗迹遍西洋)
(2)郑和下西洋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朝政府推行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郑和最远到达的地区有哪些?
(开辟荆榛逐荷夷)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3)这段话是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固步自封限发展)
(4)清朝统治者为保持现状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说说该政策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危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5)结合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历史上外交政策的认识?
2.判断题- (共5题)
3.选择题- (共12题)
9.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
B.议和政策 |
C.重文轻武 |
D.杯酒释兵权 |
11.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
B.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
C.郑和下西洋 |
D.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12.
近年来历史影视作品常见于各大主流媒体,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相符合的是
A.唐玄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
B.李白使用“交子”支付给“正店”老板酒钱 |
C.两宋时期,“瓦子”里演出时使用《本草纲目》为道具 |
D.明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
14.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
16.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 B.秦隋元 |
C.秦元明 | D.隋元明 |
19.
有人说它是“一部封建制度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控告书”,还有人说它是“一部悲剧爱情史”。上述评论指的是
A.《红楼梦》 |
B.《三国演义》 |
C.《西游记》 |
D.《水浒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