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回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统计表朝代年份总人口数(约)
材料二 五日,贼陷京师,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十三日,贼巢僭越,国号大齐
(1)材料一中7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唐朝部分年代的人口统计表朝代年份总人口数(约)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 4142万 |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 4531万 |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 5292万 |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 1699万 |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 | 1576万 |
材料二 五日,贼陷京师,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十三日,贼巢僭越,国号大齐
——《旧唐书》
请回答:(1)材料一中75-760年唐朝的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材料二记载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2.
近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情定“三农”,凸显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耕种。
材料二 苏湖热,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这反映了宋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新的特色?
(2)材料二、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
(3)材料四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水稻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耕种。
材料二 苏湖热,天下足。
——宋代德语
材料 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四 元世祖即位后,“以农乘为急务”,使百姓“安业力农”。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优良水稻品种”是什么?这反映了宋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新的特色?
(2)材料二、三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
(3)材料四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措施?
3.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杀后,出效转在于此矣。”
(1)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杀后,出效转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 (明宋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碎,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段,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乾隆帝有关备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1)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
2.选择题- (共19题)
10.
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个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在北宋是
A. 专供演出的圈子
B. 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 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A. 专供演出的圈子
B. 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 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14.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研究,写成了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
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
D.奠定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