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4

1.综合题(共2题)

1.
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国家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1)根据材料一回答,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材料中的哪一段文字体现了节度使有很大的权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3)材料中通判有哪些方面的职权?
(4)依据材料分析,宋初会不会出现问题二中的局面,请结合材料二说明理由。
2.
交通与交往,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中C处的大运河中心地点的名称?
(2)材料二反映唐朝丝路文化交流频繁,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东渡日本的高僧又是谁呢?
材料三: 2016年4月24日,南宋商船“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该船从泉州港出发,在西沙群岛沉没,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3) 材料三中南宋沉船当时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4)上述材料体现了隋、唐、南宋三朝都对哪一领域的重视?

2.判断题(共3题)

3.
契丹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灭亡了辽与北宋。( )
4.
宋朝商业比较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5.
宋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北宋时期发明了指南针与火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

3.选择题(共10题)

6.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B.回族C.苗族D.白族
7.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8.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的应用?
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9.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这本书是
A.《史记》
B.《宋书》
C.《二十四史》
D.《资治通鉴》
10.
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披在小华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想发动政变吗?”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哪一幕吗?(    )
A.大泽乡起义B.陈桥兵变C.黄巾起义D.黄巢起义
11.
(题文)《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
12.
英语单调“china”原意就是瓷器的意思。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被奉为“瓷都”美誉的是
A.邢州B.定州C.越州D.景德镇
13.
下图是位于今天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一座雄伟的陵园,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它是哪一著名历史人物的陵墓?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文天祥D.金太祖
14.
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
C.设立三司D.八股制度
15.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南北朝分裂让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隋文帝
D.唐玄宗

4.填空题(共4题)

16.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前,我国南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多个政权,史称“_____________”。
17.
宋真宗时,宋军在澶州城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这次宋辽盟约被称为“______________”。
18.
忽必烈完成全国统一前,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______________。
19.
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