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0

1.判断题(共2题)

1.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
明清时期,徽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有利于货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的交换。

2.综合题(共1题)

3.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国家政治体制核心的皇帝制度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但国家政治制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若干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门第出身等于人才。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隋唐时,随着一项选官制度的创新,这一现象才被打破。但是,这一制度到了明朝时期,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萎缩,人才选拔制度陷入了僵化。
(1)材料一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后来被什么制度打破?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朝有了严格的限定,命题范围是什么?
材料二:《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几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实行”。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初在各州新增设置的官职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官职设置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3.选择题(共9题)

4.
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同类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比较,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知识,纲目并举,有利于识记掌握同类的知识点。对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归纳比较学习后,下列哪一项不是他们的共同点
A.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5.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理藩院
C.宣政院
D.市舶司
6.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宋朝时重文轻武,进士地位较高
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7.
下图为古代某城市平面图,该城市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马可·波罗行纪》曾说:“城市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用语言描述它。”该城市是
A.北宋东京
B.唐朝长安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8.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他们中有:卧薪尝胆的勾践;徙木立信的商鞅;勇开新路的张骞;精忠报国的岳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下列英雄人物按出生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A.③①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9.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10.
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制发展的趋势是
A.君臣礼仪的规范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君臣关系的融治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1.
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企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中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此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12.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