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依据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③》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
材料二: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2)如果你是诺贝尔奖评委,你认为中国古代史上谁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阐述你的理由?
材料三:“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实际上,欧洲领先于世界的并不是它的基督教信仰,也不是它的政治制度,而是它那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材料三中的“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指什么?列举“5分钟事件”中三例重大的发明。
材料四:美国专利制度起源于宪法第1条第8款规定国会拥有的第8项权利;即国会拥有:“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这个思想在1790年和1793年法律中得到落实和完善,促进了专利申请的快速增长。1790-1811年平均每年有发明专利77件,1820年前后200件,1850年1000件,1860年超过4000件,,1841-1850年共批准6460件,1851-1860年为25250件。
……学术界认为,1840—1860年是美国经济的加速发展时期,到这个世纪末,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工业国,经过内战后另一个20年的发展,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强国,在经过20年的世纪之交,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20世纪“美国世纪”的基础是在19世纪奠定的。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4)依据材料四说明20世纪“美国世纪”的基础是在19世纪奠定的原因。
(5)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公元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依据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③》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
材料二: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2)如果你是诺贝尔奖评委,你认为中国古代史上谁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阐述你的理由?
材料三:“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实际上,欧洲领先于世界的并不是它的基督教信仰,也不是它的政治制度,而是它那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材料三中的“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指什么?列举“5分钟事件”中三例重大的发明。
材料四:美国专利制度起源于宪法第1条第8款规定国会拥有的第8项权利;即国会拥有:“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这个思想在1790年和1793年法律中得到落实和完善,促进了专利申请的快速增长。1790-1811年平均每年有发明专利77件,1820年前后200件,1850年1000件,1860年超过4000件,,1841-1850年共批准6460件,1851-1860年为25250件。
……学术界认为,1840—1860年是美国经济的加速发展时期,到这个世纪末,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工业国,经过内战后另一个20年的发展,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工业强国,在经过20年的世纪之交,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20世纪“美国世纪”的基础是在19世纪奠定的。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4)依据材料四说明20世纪“美国世纪”的基础是在19世纪奠定的原因。
(5)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
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实施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为此市教委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和《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实施意见》,要求初中生每学年应完成不少于10次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某中学历史组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一: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斐文中先主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是“北京人”的发祥地。
材料一:下面是北京人生活情景图片。

上面图片中促使北京人的体质和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人类进化成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是 。
活动二:参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因其发现地被称为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出土的大量带“匽侯”铭文的器物,证明了这里就是三千多年前燕国的都城所在地。遗址于1979年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二十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材料二:堇鼎,1975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贵族墓地,为西周早期青铜器。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堇鼎高62厘米,重41.5公斤,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记述了堇奉燕侯之命去宗周(西周首都现西安附近),向太保——召公进贡当地一些特色产品,得到召公的赏赐,为纪念此荣誉特做此器。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而自己留在宗周辅弼王室的记载,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进一步证实了北京琉璃河地区即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

(2)依据材料二堇鼎铭文的内容印证了西周治理地方什么制度?堇鼎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活动三:游学活动
古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围看呈鼎立之势的大的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
某中学决定在暑期开展游学活动,确定的主题古都探寻。并且确定西安、南京、洛阳三座城市作为游学目的地。
(3)小明为准备游学活动搜集了三座城市的一些资料,其中搜集了三张图片,结合所学下面三张图片分别对应上述三座城市是① ② ③ 。

(4)结合古都的概念,效仿下面古都西安的介绍,简述北京成为四大古都之一的依据。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
的东方起点之一,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汉、隋、唐等朝代均崛起于关中并正式建都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中国古代大王朝文治武功的顶峰。西安也是中国古代产生盛世最多的古都:“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盛世、开皇盛世、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等。
活动四: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是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
材料三:一寸河山一寸血。历史永远铭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睡。1937年,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一天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仇恨和耻辱。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自此欲火抗争直至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华民族的百年衰败沉沦自此开始扭转,古老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独立与自强。
(5)抗日战争发生的时间和标志,依据材料三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址为什么选在宛平城内?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活动五: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即1417年,至1420年建成。天安门城楼的设计师是苏州人蒯祥。从建成之始,天安门就被赋予“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政治意义。后来,明亡清兴,顺治皇帝重建城楼,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改名为“天安门”。到了清亡之后,民国建立,天安门经历并见证了一次次政治巨变。
材料四:下面两张照片记录了曾经在天安门前发生的历史事件。

(6)写出上面两张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从社会转型角度分别写出它们的历史意义。
活动一:参观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斐文中先主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考古遗址,是“北京人”的发祥地。
材料一:下面是北京人生活情景图片。

上面图片中促使北京人的体质和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人类进化成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是 。
活动二:参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因其发现地被称为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出土的大量带“匽侯”铭文的器物,证明了这里就是三千多年前燕国的都城所在地。遗址于1979年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二十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材料二:堇鼎,1975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贵族墓地,为西周早期青铜器。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堇鼎高62厘米,重41.5公斤,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记述了堇奉燕侯之命去宗周(西周首都现西安附近),向太保——召公进贡当地一些特色产品,得到召公的赏赐,为纪念此荣誉特做此器。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而自己留在宗周辅弼王室的记载,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进一步证实了北京琉璃河地区即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

(2)依据材料二堇鼎铭文的内容印证了西周治理地方什么制度?堇鼎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活动三:游学活动
古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围看呈鼎立之势的大的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
某中学决定在暑期开展游学活动,确定的主题古都探寻。并且确定西安、南京、洛阳三座城市作为游学目的地。
(3)小明为准备游学活动搜集了三座城市的一些资料,其中搜集了三张图片,结合所学下面三张图片分别对应上述三座城市是① ② ③ 。

(4)结合古都的概念,效仿下面古都西安的介绍,简述北京成为四大古都之一的依据。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
的东方起点之一,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汉、隋、唐等朝代均崛起于关中并正式建都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中国古代大王朝文治武功的顶峰。西安也是中国古代产生盛世最多的古都:“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盛世、开皇盛世、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等等。
活动四: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是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
材料三:一寸河山一寸血。历史永远铭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睡。1937年,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一天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仇恨和耻辱。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自此欲火抗争直至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华民族的百年衰败沉沦自此开始扭转,古老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独立与自强。
(5)抗日战争发生的时间和标志,依据材料三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址为什么选在宛平城内?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活动五: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即1417年,至1420年建成。天安门城楼的设计师是苏州人蒯祥。从建成之始,天安门就被赋予“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政治意义。后来,明亡清兴,顺治皇帝重建城楼,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改名为“天安门”。到了清亡之后,民国建立,天安门经历并见证了一次次政治巨变。
材料四:下面两张照片记录了曾经在天安门前发生的历史事件。

(6)写出上面两张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从社会转型角度分别写出它们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27题)
5.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
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
B.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 |
7.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的获奖推动了中国中医的发展,介绍中医知识的图书纷纷摆在书店的显要位置,下列图书属于中医方面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8.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
10.
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俘获了北京、天津的美国兵,五个北京人头盖骨连同一批化石从此下落不明。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2000多个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167万件,多数是战争时期的掠夺品。下列的侵华战争导致北京文物大量流失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抗日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抗日战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④⑤ |
11.
海默著《中国城市批判》是中国第一部城市文化反思与命运拯救读本,书中对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描述为:石头城大屠杀太平天国六朝古都金陵夫子庙……这座城市是
A.南京 |
B.洛阳 |
C.西安 |
D.北京 |
12.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支持改良。
②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立合众政府”。
③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④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支持改良。
②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立合众政府”。
③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④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3.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康有为说:我变”,是指康有为等人效仿日、俄而开展


A.洋务运动 |
B.虎门销烟 |
C.辛亥革命 |
D.戊戌变法 |
14.
有些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面的历史时间轴,标志着新主主义开端的是
A.![]() |
B.![]() |
C.![]() |
D.![]() |
18.
2018年3月3—20日,两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3月11日全体会议代表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此次修改宪法是继1954宪法正式颁布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国家根本法的第5次修改。其中“五四宪法”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颁布“五四宪法”是
A.1949年新政协 |
B.1954年一届人大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十二大 |
19.
阅读下列表格,造成1978年以后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
| 1952年 | 1957年 | 1965年 | 1978年 | 1980年 | 1984年 | 1987年 |
粮食 | 163.42 | 195.05 | 194.53 | 304.77 | 320.56 | 407.31 | 402.41 |
棉花 | 1.30 | 1.64 | 2.09 | 2.16 | 2.07 | 3.25 | 4.19 |
油料作物 | 4.19 | 4.19 | 3.62 | 5.21 | 7.69 | 11.91 | 15.25 |
甘蔗 | 7.11 | 10.39 | 13.39 | 21.11 | 22.80 | 39.51 | 46.85 |
A.土地改革 |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D.对外开放 |
20.
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A.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 B.①拜占庭帝国 ②波斯帝国 ③英格兰 |
C.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荷兰 | D.①阿拉伯帝国 ②德意志帝国 ③俄罗斯 |
21.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历史现象 | 原因 |
A |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 查理·马特改革 |
B |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C |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 《马可·波罗行纪》 |
D |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 |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
A.A |
B.B |
C.C |
D.D |
22.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利用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
B.煤炭﹣﹣石油﹣﹣电力﹣﹣原子能 |
C.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
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
26.
下图这组群雕完成于1941年,代表了美国此前的建国150年历史中最伟大的四位总统:从左至右分别是美国国父华盛顿、《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和平使者西奥多·罗斯福、黑人之父林肯。林肯被称为“黑人之父”是由于


A.他领导北美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
B.在他的组织下颁布了1787年宪法。 |
C.他领导了南北战争,在战争中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
D.面对大危机他实施“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
28.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国家在两次大战中始终处于敌对状态的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日本
⑤意大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⑤ |
D.①③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