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四条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体现了唐太宗时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的“朝廷”是指哪个朝代?材料二中体现的双方边境出现和平安定的局面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疆域辽阔,那么元朝建立什么制度来管理全国?元代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在中央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西藏事务?
材料一 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 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
材料三 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结果如何?
(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4题)
A.隋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
960年 |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25年 | 1127年 | 1140年 | 1141年 |
北宋建立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 西夏建立 | 宋夏达成和议 | 金灭辽 | 金灭北宋 |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
①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
②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③文天祥抗击外来侵略的抗争精神值得赞扬
④文天祥抗击元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A.当时赵姓人口多 |
B.赵姓起源很早 |
C.编者姓赵 |
D.宋代皇帝姓赵 |
A.陆游是一个集爱国心与责任感于一身的人 | B.陆游报国无门 |
C.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出现夜市 | D.南宋政权国家分裂 |

①造船业发达 ②海外贸易兴盛 ③是闻名的大商港 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①社会经济繁荣
②国家统一强大
③科技发达
④都市生活繁华热闹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