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材料一中的行政系统确立于隋朝,经唐代进一步完善,它的名称叫什么?
材料二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李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耶?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部贰(副)之。而殿阁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它是如何解决相权与皇权之争这一问题的?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上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对这一机构作一个简要的评价。
(5)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如图。

(1)材料一中的行政系统确立于隋朝,经唐代进一步完善,它的名称叫什么?
材料二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李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耶?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冯梦龙《智囊全集》
(2)材料二中宋太祖是如何将赵普的“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变为现实的?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部贰(副)之。而殿阁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它是如何解决相权与皇权之争这一问题的?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上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对这一机构作一个简要的评价。
(5)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2.
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如图)。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疆域有什么特点?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行政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观看材料二的图片,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元朝时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叫什么?
材料三: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如图)。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疆域有什么特点?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行政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观看材料二的图片,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元朝时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叫什么?
材料三: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4)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3.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在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的几件大事
(1)结合所学知识,表中①②处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材料一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角。
材料三: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未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们一分财富。
材料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下令关闭沿海基地口岸,只贸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
(4)从材料四中可看出,清朝前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的几件大事
人物 | 到达国家 | 内容 | 结果 |
① | 天竺 | 西行取经 | 游历十几年,带回许多佛经 |
② | 日本 | 六次东渡 |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
(1)结合所学知识,表中①②处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材料一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角。
——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说“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代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哪个?材料三: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未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们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材料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下令关闭沿海基地口岸,只贸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
(4)从材料四中可看出,清朝前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
2.选择题- (共23题)
8.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是(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
11.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
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
13.
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个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在北宋是
A. 专供演出的圈子
B. 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 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A. 专供演出的圈子
B. 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 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14.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
B.火药的使用 |
C.指南针的发明 |
D.活字印刷术 |
18.
清朝时,有一位考官因出了一首“维民所止”的题目(清朝统治者认为他暗指“雍正无头”)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实行八股取士 |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
C.大兴文字狱 |
D.提倡言论自由 |
19.
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著名的状元卷。该状元卷的内容肯定涉及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孙子兵法》 |
C.唐诗、宋词 |
D.“四书”“五经” |
20.
下列内容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①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
②台州九战九捷,其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患。
①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
②台州九战九捷,其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患。
A.岳飞抗 |
B.文天祥抗元 |
C.戚继光抗倭 |
D.吴三桂降清 |
24.
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