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2018-2019(下)七年级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1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0

1.综合题(共3题)

1.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础。下面是张老师围绕“唐一宋一元”时期的社会经济设计的复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图学史)

(1)图一、图二是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分别写出其名称,并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有何影响?
(2)图三发行于何时?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景象?
任务二(史料研读)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东南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3)材料一中“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三: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5)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帮助?
任务三(规律总结)
(6)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
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汉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中前期,北方各民族以“天可汗”称呼唐天子,这个称呼不仅仅是表现出对唐天子的敬畏,在更深的含义中,有视唐天子为北方各民族之共主、这些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是唐帝国的地方政权的重要意义。而且,唐帝国也册封统治者为帝国的官吏,将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版图,成为不改他们传统习惯的羈縻府州,总数多达800多个。

(1)材料一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出体现这种民族政策的一例史实

材料二: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争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2)材料二中“三次和议”后,各政权形成了怎样的局面?举出“战争状态”中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汉族将领。

材料三:蒙古族统治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先后消灭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权,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大统一,形成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环境……各民族间的交融也进入又一个高潮期。

(3)材料三中“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环境”指什么?这个环境是谁实现完成的?试举一例民族交融进入又一个高潮期的重要表现。
(4)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3.
识读疆域图是培养历史空间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下面疆域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判断两幅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图一中在地方管理上废除了什么制度?实行了什么制度?
(3)图二中中央直接统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
(4)图二中的琉球是现在的什么地方?中央将其纳入版图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5)图二中山西属哪里管辖?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图二疆域图的认识。

2.选择题(共9题)

4.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造船技术很发达
5.
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宋诗《题临安邸》写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反映出
A.南宋商品经济的发达B.宋朝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C.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D.宋朝市民阶层兴起,娱乐生活丰富
6.
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城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下列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③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术
④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
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近入中南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城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这反映了
A.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B.元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C.各民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D.元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
古典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剧中经历过许多磨难的窦娥被冤屈后,临死发出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上述戏曲表演艺术源于
A.昆曲B.宋词C.元曲D.明清小说
9.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重文轻武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等级森严
10.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1.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12.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继商周之后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文化灿若群星、百花齐放。下列有关秦汉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佛教在秦朝末年传入我国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民间
④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A.①③④B.②④C.③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