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9届初三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760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综合题(共1题)

1.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欧洲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自然科学获得了独立地位。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要突破是“进化论”的提出,提出“进化论”的科学家是
A.AB.BC.CD.D

2.选择题(共21题)

2.
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
A.三国五代
B.三国元
C.隋五代
D.隋元
3.
下面表格内容是一部科技著作的主要目录,依照此目录判断该科技著作是
作品目录
上篇
中篇
下篇
乃粒:关于粮食作物栽培技术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作咸:介绍盐的生产方法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冶铸:金属物件的铸造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杀青:造纸的方法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佳兵:兵器的制造方法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麹蘖:做酒的方法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4.
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都是水利工程,明长城和北京城都是建筑工程。下面对这四个工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都江堰示意图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明长城示意图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A.都江堰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B.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都江堰、隋朝大运河、长城和明朝北京城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5.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洋务运动
提倡“自强”“求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百日维新
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辛亥革命
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D
新文化运动
追求民主和科学,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A.A
B.B
C.C
D.D
6.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罢课。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这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
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
D.解放战争的胜利
7.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程,王小红绘制了如下图的年代尺

按时间顺序在“ ”处填入相关的历史事件,填入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平型关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
从年代尺中,我们了解到关于中国抗战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抗战从华北战场开始
②国共两党领导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③中国人民抗战历经十四年
④日本投降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标语口号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标语口号,能反映北伐战争时的口号是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0.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报纸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报纸特点不同。下面是中国近代的四份报纸,其中,出现在新文化运动中(或宣传“民主”“科学”)的是
 

 

 

 

①《民报》
②《新青年》
③《申报》
④《时务报》
 
A.①
B.②
C.③
D.④
11.
歌曲是历史的浓缩,能反映一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下面两首歌曲创作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国野心狼……
 
A.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
B.北伐战争和百团大战
C.北伐战争和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和北伐战争
12.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C.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3.
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权属的变化直接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下列材料中土地属于农民的是
 

 

 

 

①商鞅在经济上推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1950年开始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③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④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A.①
B.②
C.③
D.④
14.
小明同学学习历史时习惯把历史知识整理成卡片。下面是他积累的一个人物的卡片,卡片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A.但丁
B.米开朗琪罗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5.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B.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
D.***——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6.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展示交流中他们形成了下面几种认识,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思想解放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人权解放
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黑人在内战后的重建时期仍受到歧视和剥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权及选举权,从奴隶枷锁下解放出来。
民族解放
拉美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横扫南美大陆的英国军队,解放了南美洲的殖民地。
生产力解放
新中国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B
C
D
 
A.A
B.B
C.C
D.D
17.
“新航路开辟后,使世界上原本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A.历史背景B.必备条件C.主要过程D.重要影响
18.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C.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
某同学想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转折点的资料,他应该首选登录的网站是
A.凡尔登战役纪念馆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博物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美国珍珠港亚利桑那战舰纪念馆
20.
下图是100欧元的纸币。纸币正面有12颗星环绕这敞开的门窗,纸币的反面是桥梁。门窗和桥梁这些元素体现的精神是

①合作
②交流
③竞争
④坦诚
⑤与世界的联系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⑤
21.
下图所示国际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的宗旨是公平、开放、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贸易发展,解决贸易争端,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该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22.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
②刻猪纹黑陶缸
③人面鱼纹陶盆
④粟的朽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