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71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2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 我们近代的中国历经苦难,我们没有胜过,我们一败再败。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签订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接着又失败,……1894年甲午战争更是空前的割地赔款,赔款白银两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到了八国联军1900年入侵北京的时候,我们达到空前的虚弱,八个国家打我们,我们如何打得过啊?
材料二 前100年(1840到1949)所有先进的中国人,从林则徐的鸦片禁烟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曾、左、李的洋务自强,康梁的戊戌维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有先进中国人就为了这三个字“救中国”,挽救民族命运危亡。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中国政治舞台边缘性力量,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中国政治舞台边缘,走到东方政治舞台的中心,今天影响世界格局,改变世界格局,……就像小平同志讲的,如果没有***,我们可能至今在黑暗中摸索。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使中华文明在政治上摆脱了颓势,跨过鸭绿江,是中华文明在军事上摆脱了败势,三十余年改革开放,使中华文明在经济上扭转了劣势,今天崛起的不是一个民族啊,是一个文明,全新的经过洗礼的文明。
——以上材料全部选自金一南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演讲稿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出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这四场战争中国一败再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打不过”的局面得以扭转得益于哪一场战争?
(2)材料二中提及的“先进的中国人”,漏掉了1915年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那批进步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救中国”高举起了哪两面大旗?运动后期,宣传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如果没有***,我们可能至今在黑暗中摸索。”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①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材料四提及的“三十余年改革开放”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概述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5)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2.

   上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美俄三大国屡屡互为盟友,也屡屡互为对手,可谓完美演绎了西方国际关系的名言:没有永远的利益,就没有永远的朋友。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王义和资本王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材料四


(1)在材料一提及的这场战争中,中美俄都参与到了哪一集团作战?战争结果如何?

(2)二战期间,中美苏三国分别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为了对抗这种侵略,他们结成了什么统一战线?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从1989年起,中美俄三国先后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类似的这种区域性的经济组织还有哪个?

(5)新时期,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好大国关系?

2.选择题(共18题)

3.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4.
下列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属于清初统治者采取的有(  )
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平息倭寇之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
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四部爱国主义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重庆谈判》   ④《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7.
2016年7月17日,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抵达南海目标海域,开始进行多项科考设备深海测试和科学调查。以“张謇”命名这艘船,是为了弘扬张謇先生“母实业、父教育”的实干兴邦理念,下列哪个企业是由他建立的(  )
A.福州船政局B.汉阳铁厂C.大生纱厂D.湖北织布局
8.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这座桥梁建立在(  )
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9.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  )
A.1960年B.1964年C.1967年D.1970年
11.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一国家的文明成果(  )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印度D.古罗马
12.
下表反映出(  )
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科学成
 
 
 
 
 
 
果项目
基础研究年份
 
 
 
 
 
(A)
应用研究年份
 
 
 
 
 
(B)
生产推广年份
 
 
 
 
 
(C)
B﹣A
 
 
 
 
 
年差
C﹣B
 
 
 
 
 
年差
C﹣A
 
 
 
 
 
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85
24
74
98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激光
1958
1960
1961
2
1
3
 
A. 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 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C.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A.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13.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基督教产生B.文艺复兴发生
C.新航路开辟D.启蒙运动兴起
14.

关于如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15.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这一事件是(  )
A.农奴制改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D.苏联解体
16.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各不相同。在美国内战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 
④废除农奴制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17.
近期,日本媒体多次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辐射量达到高值,引起中方高度关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关于福岛核辐射的提醒。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达尔文C.法拉第D.爱因斯坦
18.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丰富了美国老板杰克的生活,在当时他不可以(  )
A.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B.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D.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19.
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身残志坚,不辞辛苦为国民,不仅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而且还带领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位总统是(  )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克林顿
20.
下表是斯大林1926-1940年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  )
A.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B.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C.国民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