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 ②函封之 ③与郑人盟 ④使使以闻大王 ⑤太子迟之
⑥道芷阳间行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①晋军函陵 ②函封之 ③与郑人盟 ④使使以闻大王 ⑤太子迟之
⑥道芷阳间行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⑥/②③⑧/④⑦/⑤ | B.①③⑥/②⑧/④⑦/⑤ |
C.①⑥/②③⑧/④/⑤/⑦ | D.①③⑥/②⑧/④/⑤/⑦ |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受) |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损害) |
C.秦王购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 今行而无信(信:讲信用) |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 沛公起如厕(如:往) |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以烦执事(执事:执行法律和裁决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
B.箕踞以骂曰(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
C.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是古代的礼节,表示隆重。) |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季父:叔父,古代兄弟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
5.
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②客何为者?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①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②客何为者?
③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6.
对文段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史记·平准书》)
A.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
B.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
C.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
D.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有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
7.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B.《史记》中世家记帝王,本纪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C.《论语》是语录体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原则等。 |
D.《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不少地方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 |
2.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