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3.
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有下面四个结论:①abc>0;②a﹣b+c>0;③2a+3b>0;④c﹣4b>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4.
小明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最近30天的运动步数,并将记录结果制作成了如下统计表:
小明这30天平均每天走1.3万步,在每天所走的步数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步数/万步 | 1.1 | 1.2 | 1.3 | 1.4 | 1.5 |
天数 | 3 | 9 | 5 | a | b |
小明这30天平均每天走1.3万步,在每天所走的步数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3,1.3 | B.1.4,1.3 | C.1.4,1.4 | D.1.3,1.4 |
2.填空题- (共4题)
6.
2019年3月5日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2年我国的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2018年减少到1660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将数据130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
9.
如图,已知△ABC中,AB=AC=5,BC=8,若△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m个单位得到△DEF,顶点A,B,C分别与D,E,F对应,若以点A,D,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m的值是_____.

3.解答题- (共7题)
12.
为拓宽学生视野,我市某中学决定组织部分师生去庐山西海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中,若每位老师带17个学生,还剩12个学生没人带;若每位老师带18个学生,就有一位老师少带4个学生.为了安全,既要保证所有师生都有车坐,又要保证每辆客车上至少要有2名老师.现有甲、乙两种大客车,它们的载客量和租金如表所示.
(1)参加此次研学旅行活动的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租用客车总数为多少辆?
(2)设租用x辆乙种客车,租车总费用为w元,请写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学校计划此次研学旅行活动的租车总费用不超过3100元,租用乙种客车不少5辆,你能得出哪几种不同的租车方案?其中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请说明理由.
| 甲种客车 | 乙种客车 |
载客量/(人/辆) | 30 | 42 |
租金/(元/辆) | 300 | 400 |
(1)参加此次研学旅行活动的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租用客车总数为多少辆?
(2)设租用x辆乙种客车,租车总费用为w元,请写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学校计划此次研学旅行活动的租车总费用不超过3100元,租用乙种客车不少5辆,你能得出哪几种不同的租车方案?其中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请说明理由.
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图象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C,CE⊥x轴,tan∠ABO=
,OB=4,OE=2.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D是反比例函数在第四象限内图象上的点,过点D作DF⊥y轴,垂足为点F,连接OD、BF,如果S△BAF=4S△DFO,求点D的坐标.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D是反比例函数在第四象限内图象上的点,过点D作DF⊥y轴,垂足为点F,连接OD、BF,如果S△BAF=4S△DFO,求点D的坐标.

14.
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2的图象(记为抛物线C1)顶点为M,直线l:y=2x﹣a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
(1)对于抛物线C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对称轴是:直线x=1;②顶点坐标(1,﹣a﹣2);③抛物线一定经过两个定点.
(2)当a>0时,设△ABM的面积为S,求S与a的函数关系;
(3)将二次函数y=ax2﹣2ax﹣2的图象C1绕点P(t,﹣2)旋转180°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记为抛物线C2),顶点为N.
①当﹣2≤x≤1时,旋转前后的两个二次函数y的值都会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t的取值范围;
②当a=1时,点Q是抛物线C1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C2上的对应点为Q',试探究四边形QMQ'N能否为正方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对于抛物线C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对称轴是:直线x=1;②顶点坐标(1,﹣a﹣2);③抛物线一定经过两个定点.
(2)当a>0时,设△ABM的面积为S,求S与a的函数关系;
(3)将二次函数y=ax2﹣2ax﹣2的图象C1绕点P(t,﹣2)旋转180°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记为抛物线C2),顶点为N.
①当﹣2≤x≤1时,旋转前后的两个二次函数y的值都会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t的取值范围;
②当a=1时,点Q是抛物线C1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C2上的对应点为Q',试探究四边形QMQ'N能否为正方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5.
如图,在▱ABCD中,点E为边BC上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1)在图1中,作EF∥AB交AD于点F;
(2)在图2中,若AB=BC,作一矩形,使得其面积等于▱ABCD的一半.
(1)在图1中,作EF∥AB交AD于点F;
(2)在图2中,若AB=BC,作一矩形,使得其面积等于▱ABCD的一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