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463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2/10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文化常识题,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契诃夫,他与俄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C.《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叙述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D.《陈情表》是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此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使)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C.眄庭柯以颜(怡:使……现出愉悦)D.胡为乎遑遑于何之(遑遑:坚决的样子)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徐尚之序

张惠言

尚之以诗、古文名天下。乾隆戊戌、己亥间,余尚少,方学制艺文(1),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与尚之交最密。余以此识尚之,读其诗文。其后尚之游京师,校书四库馆,试官河南,超然往往与偕,而余迄不得相见。然见超然,未尝不言尚之也。超然言尚之居京师时,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少司寇杜公以谳鞠(2)失实得谴,事不可测。当是时,尚之以诸生旅居,贫困,衣食弗能给。出则左右营护,事卒得解释;入则供具衣物酒肉,起居纤悉无不周办。其尊甫愉然不知逮系之戚,并不知其子之贫也。“人之知尚之者,取其儒雅醇粹而已,而吾之重之以此。此其至诚,抑有才知焉。”超然言此时,眉目怒张,神色飞舞,闻者皆为慷慨。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尚之在河南,五知县事,皆有声,以忧去。嘉庆五年十月,起谒吏部,引见,仍试用河南。而超然适以应顺天试不得解,留京师。三人者遂复得偕晤。回顾始相识时,年各少壮,今二十载矣,超然与余须始白,而尚之发溓,盖三人者皆将老矣。超然既困有司,不得志;尚之亦局促于一官,非其所乐。独两人诗、古文益奇,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余又以知两人者之所得有在,而非世之役役者也。

余少学诗,不成。年三十余,始为古文,愧未闻道,而尚之独见许,亟称之。于其别也,超然曰:“子不可无言。”余曰:“然。”乃谂之曰:古之以文传者,传其道也。夫道,以之修身,以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故自汉贾、董,以逮唐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驳,而就其所学,皆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为古之文,学古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不以先王之道治之。方今天子申饬吏治,大吏方务求才,尚之之得为于时,必也往哉!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若曰古之道不可用于今,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选自《茗柯文补编》)

注:(1)制艺文,即八股文。(2)谳鞠,审讯。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余不得相见 迄:竟
B.起居纤悉无不周办 纤悉:细致而详尽
C.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  尊甫:谦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五知县事    摄:代理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   门虽设常关(《归去来兮辞》)
B.尚之诸生旅居   但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C.故自汉贾、董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D.而尚之发溓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善也(《逍遥游》)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者皆为慷慨   听的人都为此情绪激动
B.取其儒雅醇粹而已   剔除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
C.而尚之独见许   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
D.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   用您侍奉父母的诚心做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
【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徐尚之为官河南颇有声望,后以忧去职。守孝结束后,先为官吏部,再到河南为官,作者写此文祝贺。
B.徐尚之以诗和古文闻名天下,却并未因之仕途显达,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古代读书人追求仕进之艰。
C.在这篇赠序中,作者回顾了与徐尚之的交往过程,也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尚之曲折的人生经历。
D.这篇序言夹叙夹议作者既叙述、评价了徐尚之的为人和作文也借此文表达了自己的为文之道。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②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
【小题6】董超然在文中起哪些作用?结合全文予以概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