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5.
从甲地到乙地,先是一段平路,然后是一段上坡路,小明骑车从甲地出发,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途中休息了一段时间,假设小明骑车在平路、上坡、下坡时分别保持匀速前进,已知小明骑车上坡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少5km,下坡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多5km.设小明出发xh后,到达离甲地ykm的地方,图中的折线OABCDE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①小明骑车在平路上的速度为15km/h
②小明途中休息了0.1h;
③小明从甲地去乙地来回过程中,两次经过距离甲地5.5km的地方的时间间隔为0.15h
则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小明骑车在平路上的速度为15km/h
②小明途中休息了0.1h;
③小明从甲地去乙地来回过程中,两次经过距离甲地5.5km的地方的时间间隔为0.15h
则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0 | B.1 | C.2 | D.3 |
6.
已知点(1,y1),(2,y2)(3,y3)均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3<y2<y1 | B.y2<y3<y1 | C.y1<y2<y3 | D.y1<y3<y2 |
2.填空题- (共4题)
3.解答题- (共4题)
14.
如图是集体跳绳的示意图,绳子在最高处和最低处时可以近似看作两条对称的抛物线,分别记为C1和C2,绳子在最低点处时触地部分线段CD=2米,两位甩绳同学的距离AB=8米,甩绳的手最低点离地面高度AE=BN=
米,最高点离地AF=BM=
米,以地面AB、抛物线对称轴GH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抛物线C1和C2的解析式;
(2)若小明离甩绳同学点A距离1米起跳,至少要跳多少米以上才能使脚不被绳子绊住?
(3)若集体跳绳每相邻两人(看成两个点)之间最小距离为0.8米,腾空后的人的最高点头顶与最低点脚底之距为1.5米,请通过计算说明,同时进行跳绳的人数最多可以容纳几人?(温馨提醒:所有同学起跳处均在直线CD上,不考虑错时跳起问题,即身体部分均在C1和C2之间才算通过),(参考数据:
=1.414,
≈1.732)



(1)求抛物线C1和C2的解析式;
(2)若小明离甩绳同学点A距离1米起跳,至少要跳多少米以上才能使脚不被绳子绊住?
(3)若集体跳绳每相邻两人(看成两个点)之间最小距离为0.8米,腾空后的人的最高点头顶与最低点脚底之距为1.5米,请通过计算说明,同时进行跳绳的人数最多可以容纳几人?(温馨提醒:所有同学起跳处均在直线CD上,不考虑错时跳起问题,即身体部分均在C1和C2之间才算通过),(参考数据: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A(0,2),B(1,0),点C为线段AB的中点.将线段BA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BD,连结CD,AD.点P是直线BD上的一个动点.
(1)求点D的坐标和直线BD的解析式;
(2)当∠PCD=∠ADC时,求点P的坐标;
(3)若点Q是经过点B,点D的抛物线y=ax2+bx+2上的一个动点,请你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点P、点Q、点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求点D的坐标和直线BD的解析式;
(2)当∠PCD=∠ADC时,求点P的坐标;
(3)若点Q是经过点B,点D的抛物线y=ax2+bx+2上的一个动点,请你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点P、点Q、点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