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语文课本文言文复习练习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4537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20/3/16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选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秦王必说见臣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③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⑦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⑧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A.①④⑤⑥⑦B.①②③⑥⑦C.②③⑤⑥⑧D.②③④⑥⑧
2.
下列对“以”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②皆白衣冠送之
③不敢兴兵拒大王    ④今有一言,可解燕国之患
⑤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⑥侍医夏无且其所奉药囊提轲
⑦而乃手共搏之     ⑧臣乃得有报太子
⑨丹不忍己之私
A.①⑤/②③④⑨/⑥⑧/⑦B.①⑨/②③⑧/④/⑤/⑥⑦
C.①⑨/②④⑥⑧/③⑦/⑤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⑨
3.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群臣侍殿上者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踞以骂
B.又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秦王还柱而走。D.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 信:相信。
B.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地 略:掠夺、夺取。
7.
下列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王还柱走   ②图穷匕首见    ③而乃手共搏之   ④侍医夏无且其所奉药囊提轲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秦兵旦暮渡易水B.进兵略地
C.太子D.发尽指冠
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而伤长者之意D.愿大王少假借

2.其他(共6题)

10.
从下列每组中分别找出两个词义相同的加点词。
(1)A.进兵北
B. 无慕艳意
C. 今操芟荑大难,已平矣
D. 攻城
E. 燕赵之君,始有远
(2)A.三臣于草庐之中
B. 莫我肯
C. 但欲求死,不复利害
D. 计不知所出耳
E. 不如蜀鄙之僧哉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12.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攀将军仰天太息流
(2)则秦未可
(3)樊将军以困来归丹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攻城地(    )(2)无慕艳意(   )(3)燕赵之君,始有远(   )(4)今操芟荑大难,已平矣(   )
14.
指出下列句中词语活用类型并解释。
(1)函封之(   )____
(2)太子迟之(    )_____
(3)群臣怪之(   )________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秦王坐章台相如(   ) (2)图穷而匕首(   ) (3)乃遂私樊於期(   ) (4)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其他:(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