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二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锦瑟马嵬(其二)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4495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5

1.选择题(共3题)

1.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例句:庄生晓迷蝴蝶
A.西当太白有鸟道B.闻舟中弹琵琶者
C.商人别离。D.丛菊两开他日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可以等待
C.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D.空闻虑旅传宵柝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3.
下面几种情境中的话语,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燃烧的岁月,已将您的生命焚尽,但那坚强的信念,仍在您的额头闪光。您的爱护,关怀和勉励将伴我勇闯风雨人生。(发给父亲的短信)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关于学校食堂的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同桌张山学习上得过且过,李水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D.同学们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王强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诗歌鉴赏(共2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诗意速通:我们隔着云海遥遥相望,见不到面已经多年了,哪会因这次远行而添悲伤呢?你应该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冒着风雪到那里去,让骄傲的胡人见识见识不可多得的人才。你置身沙漠要时常回头望望自己的国家,思恋湖山时做梦也要梦到杭州的湖光山色。要是单于问起你的家世来,你可别把自己说成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

【小题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小题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甘肃固原。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诗人应博学鸿词科不第,从长安回到泾原。②“前溪”句:前溪村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歌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牡丹花之飘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写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迟而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天怒放,却过早地凋落而更使人愁。
B.颔联和颈联,诗人写环境与牡丹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曲江旧圃之环境;花落于地,一年的美好生机,已付与污泥流尘。
C.尾联,“前溪舞”一典的运用,拓展出了一番新境,“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言外之意是诗人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信心。
D.本诗借牡丹感慨身世,把诗人的感受和情绪融进物中,物我一体。把感伤的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诗境中,用哀婉的情调、美丽的形象,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
【小题2】与李商隐的《锦瑟》相比,本诗中“锦瑟”意象的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小作文(共1题)

6.
从小学到初中,从课内到课外,你读过李商隐的哪些诗?请以“我所知道的李商隐”为题,写一篇短文。

4.其他(共7题)

7.
词类活用
庄生晓迷蝴蝶(__________)
8.
一词多义

锦瑟无五十弦 (____________)
东坡右手执卷(____________)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____________)

海外闻更九州    (_______________)
仲尼之,无道桓文之事者  (______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老大伤悲    (_______________)

此情待成追忆  (_____________)
二黍许 (_____________)
9.
古今异义
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______)
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当时已惘然(__________________)
他生未卜此生(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四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
10.
难点:如何理解《锦瑟》一诗的艺术技巧?
11.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12.
从因果逻辑关系的角度来赏析“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13.
赏析“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2道)

    小作文:(1道)

    其他:(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