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64495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20/3/25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对《登岳阳楼》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考点:内容、感情)
A.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B.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C.颈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出自己的处境凄凉孤寂。
D.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悄怀。
E.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清新绮丽,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将其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2.
下列对全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考点:内容、感情、手法)
A.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想象奇特瑰丽,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的,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想象才能。
C.此诗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D.此诗虽然在最后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宣扬了一种消极意味的思想,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诗歌第二段,思考下面问题。(考点:意境、情感)
(1)“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六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脚著谢公屐……水澹澹兮生烟”十句诗描写了登山的所见所闻,那么诗人在登山过程中见、闻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景象
特点
情感
青云梯、海日、天鸡、千岩、花、石、熊咆、龙吟

表现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深林、黑沉沉像要下雨的云、笼罩着烟雾的动荡起伏的水等
满含阴郁

 

3.其他(共11题)

4.
理解词义
(1)吴楚东南
(2)烟涛微茫难求
(3)深林兮层巅
(4)失向来之烟霞
(5)熊咆龙吟岩泉
(6)岩扉松径长寂寥
5.
翻译句子。
(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2)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6.
《登岳阳楼》中主要描绘了哪里的景象?景象是怎样的?
7.
诗的颔联历来为人传诵。试分析诗句中“坼”“浮”的表达效果。(考点:炼字)
8.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澹((_______)    然(_______) 青_______时之枕席(_______
东南_______)    马(_______边(_______
9.
本诗描绘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隐逸情怀。那么诗歌是如何将这两个场景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考点:内容、主题)
10.
阅读诗歌第三段,思考下面问题。
对于“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三句诗,有人认为它与“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所表达的对人生的伤感情绪一样,体现了李白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考点:探究)
11.
词人为什么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请联系词人的生平进行简要分析。(考点:情感)
12.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是直接抒情的句子,它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析词句作答(考点:情感)
13.
《菩萨蛮(其二)》写了哪个地方的好?简要概括美在何处。
14.
本词开头两句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那么江南好在哪里?请品读“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四句,体会词人笔下的江南美,并填写下面表格。(考点:意境)
词句
词句赏析
美之现
春水碧于天

风景美
画船听雨眠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 声,渐渐入眠,十分愜意闲适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人物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其他:(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